都說事不過三,如果四次呢?要么憤怒,要么傷透了心。戲里的女王,股市的韭菜。這就是孫儷。文投控股突然說,海潤影視我們不收了,看來孫儷的上市夢又黃了。究竟是為什么呢?
19歲那一年,孫儷完成了人生的天使輪融資,投資人自然是海潤影視,一部《玉觀音》令孫儷一炮而紅。盡管后來孫儷跟海潤影視合作的戲份越來越少,可孫儷對海潤影視深有情感,反過來投資成了海潤影視的股東。在拍攝《幸福像花兒一樣》時,孫儷將自己IPO給鄧超了,之后,孫儷的人生開掛了,《甄嬛傳》、《羋月傳》令她大紅大紫。
有一句話說,情場得意,商場失意。孫儷投資的海潤影視從IPO到借殼,再到資產重組,每一次孫儷的賬面都身價過億,可每一次高興幾個月就失敗。在樂視影業最火熱的時候,夫妻兩下注五千萬,沒想到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不,文投控股兩個月前說收購海潤影視,沒想到談了兩個月,還是黃了。
其實文投控股這次重組,涉及了包括海潤影視之外的其余兩家標的公司,悅凱影視和宏宇天潤。那么就目前而言明顯海潤影視被剔除在外,剩下的兩家公司重組仍在進行。悅凱影視是一家主要從事影視劇制作與發行以及藝人經紀業務;宏宇天潤是一家專注于IP全維度運營的文化傳媒公司,很明顯這一輪的PK,海潤影視出局,孫儷的女股神夢又泡湯了!
炒股遇到股災的孫儷,在決定當股東的時候沒想到剛要重組上A股,結果臨門一腳,擦A股門框而過。
孫儷喜歡綠色,喜歡玩具熊,這是股市的大忌。孫儷現在的戲路越來越寬,可海潤影視這么多年上市怎么就那么難呢?海潤影視的起家就是靠破案等題材,絕大多數片子都是給衛視量身定做,這種片子成本高,收益率低,很難獲得網絡平臺的高溢價。
海潤影視的傳統模式正在失去競爭力,2015年盈利不到2000萬,2016年前三個季度利潤不到60萬,可2016年11月,海潤影視的估值已經到27億,要賣給文投控股,估值肯定會更高,現在文投控股賬面資金才29億,將近20億是定增的專項資金,怎么收購海潤?就算繼續增發,像文投控股那樣綜合類影視文化上市公司,收海潤勢必要進行三年的業績對賭,海潤影視拿什么賭?
海潤影視從IPO,到借殼,再到出售,可以窺見海潤的下坡路越走越遠。海潤影視只是中國影視轉型的一個縮影,凡是那一種抱殘守缺的傳統企業,一旦失去戰略上的轉型先機,上市的夢只會越來越遠。面對海潤影視上市再次流產,也許,股民們會說,指屁吹燈,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