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兩個月以來,機構對上市公司進行了密集的調研。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止今年2月28日,總共有534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的調研,被調研次數達1031次,其中被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為大族激光,達到30次,金風科技、蘇寧易購以及老板電器被調研次數都超過10次。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被多家機構看好并進行調研。贛鋒鋰業在前兩個月被155家機構調研,堪稱機構眼中的“香餑餑”。而大華股份、海康威視以及啟明星辰都收到了超過140家的機構調研。
而就在這534家別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最受機構青睞的行業為工業機械行業,有41家上市公司獲得了機構的調研,電子元件行業有29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名列第二,第三名的電器部件與設備也有23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的調研。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從整體上來看,機構調研的行業趨于集中,但都有哪些機構參與了調研了呢?前兩個月里天風證券調研最為積極,其調研次數以及調研的上市公司都處于第一位,調研次數和調研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21次和108家,海通證券和招商證券調研次數亦都超過百次,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03家和95家。
眾多的機構調研積極性高漲,不同的機構對于上市公司的關注也有很多相似。天風證券最為關注的上市公司分別為大族激光、新希望和視覺中國,海通證券最關注的上市公司分別為靖遠煤電、視覺中國和衛寧健康,招商證券同樣青睞于靖遠煤電、視覺中國和盈趣科技。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其中視覺中國獲得最多的機構關注,達到7家,靖遠煤電、衛寧健康、中順潔柔和大族激光獲得了4家機構的關注,盈趣科技和帝王潔具獲得3家機構的關注。
經過機構的調研后,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隨著迎來變化。其中受到最多機構關注的視覺中國在接受機構調研后股價漲幅達到36.48%,而同樣受到機構關注的盈趣科技、衛寧健康等漲幅亦超過20%,而接受最多機構調研的贛鋒鋰業漲幅也達到19.50%。
但也并非接受了機構調研公司股價就能隨之上漲,機構調研后帶來的亦可能是股價的下跌。其中美芝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后被爆出股權質押風險和信托大比例持倉,從而股價一路下跌,跌幅達到41.38%,凱恩股份亦是同樣原因導致估計的迅速下跌。
當前,機構的調研在許多投資者看來只是對上市公司“隔靴搔癢”式的調查,殊不知機構永遠領先于普通投資者,跟隨機構的步伐或許能讓你更進一步。(來源: 云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