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洽談桌邊,堆放著行李箱和公文包,圍坐著的是從世界各國紛至沓來的供應商和采購商。近日,百余家跨國企業趕赴上海青浦——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所在地,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預熱。
過去的四個多月,類似的場景時有發生。進博會智能及高端裝備、汽車、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等7大展區的展前對接會接連舉行,吸引到來自數十個國家、1000余家參展商和采購商參加。
距離11月5日進博會正式舉行還有不到60天的時間,但多份預采購意向已經通過這樣的對接會提前達成。跨國企業熱情高漲,不少企業代表表示,中國正在發生一些改變,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一個重要的市場。為此,他們有必要抓住首屆進博會舉辦的機會,提前布局。
消費張力創造機遇 中國市場吸引洋眼球
從空中俯瞰,進博會的主會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猶如一片巨型“四葉草”,廣納四海賓朋。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800多家企業確認參加本屆進博會。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SGS)中國區工業、交通及消防科技事業群總經理曾嘯虎目睹了中國市場的變化。他告訴上證報記者,SGS多年前進入中國市場時,服務的主要是出口領域,當時中國是世界工廠,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出口。但最近七八年,該公司越來越關注到的是中國市場,它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4.2個百分點。
這是吸引SGS積極參展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外企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它們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對中國市場相對不了解。這其中涉及國內外標準對接的問題。誰來做翻譯、解讀工作?我們做可能最合適。參加這樣的博覽會,也是想把我們的解決方案告訴客戶。”曾嘯虎說。
“我們知道到中國來開展業務肯定會面臨一些挑戰,但我覺得機會應該遠遠超過挑戰。”UPS中國區業務拓展部董事總經理Neil Bond表示,中國人特別勤奮、有創意、有專業精神。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出口業務量在增長,本身消費升級、中產階級的崛起都會帶來很多貿易增長,整體貿易鏈條的實現,需要高效的全球物聯網絡的支撐,因此帶來了很多新的機會點。
像這樣希望為展會提供服務的跨國企業還有很多。國際物流服務公司德鐵信可上海區總經理Lngo Wolfsholz表示,希望借助進博會吸引更多的進口商,為他們提供進口相關服務。
羅賓升國際貨運中國華中區總經理張雄偉表示,中國的進口業務量非常大,市場非常具有可發展性,進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希望借此把該公司的專業服務帶進中國。
共享共贏合作 務實理念獲盛贊
面對這樣的機遇,跨國企業已經在期待能夠在此次進博會上達成一些合作。萊茵技術首席運營官Lutz Frankholz表示,該公司專長的領域包括工業4.0、電動汽車等產業標準等。
他舉例說,電動汽車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有著非常新的要求。例如自動駕駛時常會有一些事故發生,這是因為技術太新、規定還不完善。該公司希望可以和中國以及德國的相關權威機構共同合作,制定出相應規定,避免對司機、乘客及行人造成潛在危險。該公司還希望在基礎設施項目安全及監管條例等方面扮演制造商、運營者或使用者間的橋梁角色。
Lutz Frankholz認為,舉辦這樣一個博覽會可說是恰逢其時。無論買家、參展商,對進博會的接受度都非常高。
張雄偉觀察到,中國近幾年來發展非常快,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都在全球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相信無論是廠商或供應方,都非常看好這個市場。
除了企業,一些政府高官也在近期表達了對進博會的期待。巴西出口和投資促進局主席羅伯托·雅瓜里貝在一場研討會上說,此次博覽會將為巴西經濟帶來發展機遇。他透露,屆時十余家巴西咖啡企業將前往中國,向中國消費者推廣巴西優質咖啡產品。中國是巴西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國,兩國產業互補性強,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對巴西經濟來說意味著發展機會。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副部長格魯茲杰夫表示,進博會將為俄中經貿和投資合作尋找新的增長點。
合作共贏已成各方共識。如中國貿促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所言,中國從促進貿易平衡的角度來擴大進口,是對世界承擔更多責任的表現。
“中國市場的開放,反過來也將帶動中國能力的輸出。這將是一個共贏的局面。”曾嘯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