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據解放軍報報道,載人航天工程應用成果情況介紹會26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中國空間站目前已經完成主要系統關鍵技術攻關,計劃實施13次飛行任務。
此外,在湖北武漢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長尚志提到,未來3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發射服務、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等優勢領域陸續開展商業實踐探索,重點推動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互聯網系統、高景一號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等項目實施。尚志透露,新一代運載火箭已有明確研制計劃。
2017年,隨著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的圓滿收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工程全面展開,并計劃于2022年前后建成載人空間站。目前,世界上僅有國際空間站在使用中,并沒有一個國家單獨建設的空間站。
據悉,空間站任務主要系統關鍵技術攻關已完成,空間站核心艙初樣階段研制接近尾聲,計劃年底前完成轉正樣階段評審工作;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正在進行初樣階段結構熱控艙總裝工作。
根據飛行任務規劃,空間站工程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建造和運營3個階段實施。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試驗核心艙發射等6次飛行任務;空間站建造階段安排了實驗艙I和實驗艙II發射等7次飛行任務。隨著空間站工程的全面展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進入到新的階段,相關產業鏈也因此迎來市場機遇。
公司方面,軍工 等板塊顯示,
航天科技:公司是航天系上市公司中成為唯一擁有生產固體運載火箭核心技術和資產的企業,高精度加速度計成功助力"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公司是兩市唯一最直接受益的公司。此外,公司總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推進,公司作為航天三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與航天科技主業相關的軍工資產將陸續注入。公司的北斗應用項目曾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車聯網業務加速推進。
歐比特:公司是航空航天產業核心元器件及部件的國產化代表性企業,SOC、SIP 產品將在飛機、火箭、飛船、空間站、衛星、航天測控等領域中的各類電子系統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楚江新材:公司8月發布公告稱擬重組并購“天鳥高新”,后者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空氣舵,新一代衛星及大型空天飛行器用輕質異形結構材料等研制了各型近凈尺寸仿形預制體,相關技術申請了國防專利,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軍品配套研發、生產基地。
亞光科技:航天通信是亞光電子核心產品主要應用的三大領域之一,其配套產品針對衛星、飛船、空間站等,包括北斗系列、天宮系列、神州系列等眾多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