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說要用2-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這樣殼資源的價值就降低了。新一屆證監會主席很討厭炒殼資源的,對于這方面的莊家來說,就慘了,比如專門做殼生意的“彬彬系”。
首先,我們先說下過去四個月的IPO發行情況。公開信息顯示,1-4月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169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通過139家,未通過18家,取消審核2家,暫緩表決5家;過會率約為82.24%,低于去年同期的94.81%,也低于2015年、2016年的水平,這兩年分別為92.28%、91.21%。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以往經驗,通常一季度由于補充年報、春節長假等原因,新股發行速度會放緩,但今年一季度的整體節奏并未放緩。同時,過會率有所下降,反映出監管對上會企業的審核趨于嚴格。
此外,從核發批文的情況來看,1-4月,證監會共核發14個批次的批文,涉及148家企業。
目前來看,IPO有“即報即審”的趨勢。不過IPO的“即報即審”不同于“即報即上會”或“即報即發行”,實現難度低于市場普遍觀念,,若現有發審節奏保持穩定,新股市場有望盡快迎來“即報即審”時代。需指出的是,IPO進入“即報即審”狀態也許只是發審工作提速并得到實質性改善的第一步,而對應的市場預期,顯然也會給審核工作帶來新的壓力。IPO的“即報即審”大概率將刺激更多企業試圖搶抓IPO紅利窗口,上市企業和擬上市企業數量的增長速度也會快于以往,而與之伴隨的是監管加嚴和對質量要求的不放松,以及進一步優化審核流程的可能。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退市機制執行強度的變化。在擬IPO、IPO企業數量激增、重組新政下的借殼上市審核趨嚴后,資本市場容易呈現出階段性的“進速大于出速”的狀況;而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的同時,整個市場能否在加快發審的同時,通過強化退市機制和退市執行力度,來進一步扶優限劣,仍然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