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11月2日訊:什么是春季躁動行情呢?簡單的說,就是每年第一季度都會出現一波不錯的上漲行情。
從事件驅動的角度來看,一季度通常會有各種業績預報,同時每年3月份有“兩會”,再加上前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對本年度的政策有著方向性的影響,可以說政策題材炒作是春季躁動的直接推動力。
我們中國人喜歡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很多計劃都是在春天做出來的,再加上一月份的春節,市場的流動性一般比較充裕。
三個月中,二月份的上漲概率最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二月份大跌,但題材股并不難做,而且二月份形成的低點幾乎就是全年的最低點。
回顧下2010年以來的春躁行情。
但是,我們在十一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就考慮春季躁動行情是不是有點早了呢?我認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股市本身炒的就是預期,如果我們不把市場年年玩的套路想在前面,那又怎么可能取得好的收益呢?
尤其是對待春躁行情前主力的挖坑和調倉換股,如果沒有預判,低位割肉,結果兩個月后反而成了市場的香餑餑,你說氣人不氣人?!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農歷牛年,誰知道會不會有驚喜呢?看看現在跌的厲害的那些股票,說不定有主力故意在用跌停板洗盤大法呢?!
我們既要想著春躁的機會,更要預防著倒春寒的陷阱,一個職業的交易者,從來都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