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停牌
截至目前,A股有超過200家上市公司停牌,連續停牌超5個月的超過10家。有分析認為這令投資者交易權嚴重受損。
對此,證監會回答稱,去年5月上市公司停復牌新規發布后停牌數量已大幅減少,下一步,將不斷完善停復牌制度,強化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停復牌的一線監管,引導上市公司審慎行使停牌權利,維護市場交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關于期貨公司專項檢查
近期有媒體稱,證監會領頭組織對期貨公司進行專項檢查。
對此,證監會予以確認,稱正牽頭組織派出機構、期貨交易所等“五位一體”監管協作單位開展期貨公司專項檢查,主要項目包括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公司法人治理與內部控制以及相關業務合規情況等。
本次檢查的目的是督促期貨公司切實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依法合規經營。本次檢查內容已包含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業務。
關于行政處罰
證監會稱,近期依法對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1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3宗內幕交易案,1宗基金從業人員違法違規案。
其中,1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針對大連大福控股;3宗內幕交易案涉及公司為華聞傳媒、亞邦股份、唐山港;1宗基金從業人員違法違規案事涉2011年7月入職廣發基金的白金。此人從業期間同配偶雷某共同控制“肖某”證券賬戶進行證券投資,但未按規定申報,被處以5萬元罰款,責令改正。
證監會將揭幕六大違規信披行為
證監會還表示,“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專項活動第三階段正式啟動,相關案例分別為6種類型:一是上市公司夸大、渲染業務轉型的影響進行誤導性陳述,二是上市公司編造重大投資行為進行虛假陳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題材炒作股價,四是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誤導投資者決策,五是上市公司股東利用股份代持掩蓋股權變動,六是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