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管部門宣告穩定國內股市的努力取得成效,稱目前股市運行平穩,2015年和2016年A股暴跌后所采取的緊急救市措施已全部退出。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周二晚間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實現了股市平穩運行。
公告稱,自去年3月份以來,中國主要股指穩中有漲,今年前七個月,大盤藍籌指數表現良好,漲幅高于同期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告還稱,今年前七個月,市場波幅明顯收窄,市場估值結構趨于合理。
公告稱,市場運行內在穩定性增強,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為穩定市場所采取的臨時性政策措施已經全部退出。
滬深股市基準指數周三大體持平,上證綜指下跌0.2%,深證綜指上漲0.6%。
這份公告標志著中國股市較兩年前已大為改觀。2015年,中國股市在年初飆升之后暴跌,跌幅高達43%,與此同時,中國央行出人意料地引導人民幣貶值。
面對這場股災中國監管部門推出了一連串救市措施,包括禁止上市公司大股東在六個月內減持、限制賣空、政府資金入市、暫停A股首次公開募股(IPO)。證監會召集多家證券公司和基金,敦促他們公開表態看漲股市,并要求其自營盤不減持。
股市之后取得回升,不過去年年初再度崩潰,迫使監管機構推出又一輪救市舉措。
去年2月份,劉士余被任命為新一屆證監會主席,從去年5月份起,市場在較長一段時期內風平浪靜,股價也穩步回升,監管機構隨后開始收回之前的救市措施,目前已幾乎全部撤消。
證監會在聲明中稱,去年3月份至年底,上證綜指、深證成指累計分別上漲15.5%和11.9%。證監會還稱,上證綜指在今年大部分交易日里的漲跌幅均不超過1%。
為了表明重拾信心,證監會在2月份放松了自2015年9月實施的股指期貨交易限制。
中原證券(Central China Securities)策略師張剛認為,這份聲明是對2015年股災后市場表現的一份正式總結,評價大體正面,對證監會在穩定市場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了認可。
分析人士還指出,這份聲明特別強調了股市運行平穩,這是中國長期以來的目標,而眼下正值今秋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
那么,剩下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是否會開始撤出當初注入股市用以支撐市場的國有資金。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一個由國有背景公司組成的團隊、即所謂國家隊通過買入股票向市場注資,最初規模為人民幣2,500億元(合400億美元)。
到2015年9月份國家隊的股票持倉規模達到頂峰,至人民幣1.4萬億元,之后開始減少,但降幅不大。根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估計,截至3月底,國家隊仍持有價值約人民幣1.1萬億元的股票,大約相當于中國總體市值的2%左右。
中原證券的張剛表示,由于國家隊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需要償還,這些公司雖然暫時不會、但最終可能將這些資金撤出股市。其他分析人士稱,國家隊資金將繼續留在市場發揮穩定器作用,不過如果股市波動減少,那么國家隊的交易頻率可能也會下降。
一些投資者稱,中國尋求吸引海外投資進入國內市場,這意味著下一次股市遭遇暴跌時,國家不太可能再次強勢干預股市。
但總部位于北京的投資銀行香頌資本(Chanson & Co.)董事沈萌表示,在股市承壓時,監管機構可能仍會使用非正式的方式敦促投資者和券商不要拋售。他表示,中國可能會采取更加隱蔽和靈活的方式來避免股市出現任何大的波動,例如所謂的窗口指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