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板指以4.57%的漲幅領跑各主要指數,上證50在主要指數中表現最為疲弱,跑輸創(chuàng)業(yè)板指2.9%。行業(yè)板塊表現方面,TMT類板塊集體強勢反彈,計算機、通信、電子元器件位居漲幅版前三位。鋼鐵、銀行、家電、有色等板塊雖然止住了下跌的勢頭,但整體表現依然位居行業(yè)板塊后幾位。
市場近兩周最為明顯的特征即是今年拉動市場上漲的周期、金融、消費白馬這三股最大動力的震蕩休整、以TMT板塊為代表的成長股止跌回升。從投資者參與度、場外資金入市等因素的變化情況看,市場目前仍處存量博弈階段。我們統(tǒng)計了2016年8月-2017年7月的月度市場成交量水平:經過市場一個季度的反彈,目前,兩市的成交水平也只是從4月成交7300億股溫和放大到7月份的8200億股,而去年四季度,成交量由6100億股上升到了10000億股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從此可見,本輪反彈市場參與的力度稍顯不足。此外,較能反應高風險偏好資金活躍程度的融資余額截至上周為9178億元,與行情啟動的4月末9046億元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恐難出現量價齊升的普漲局面,市場更多的會在信息面、政策面的影響下呈現出盤面風格輪動下的蹺蹺板效應。
雖然市場會出現階段性的風格逆轉,但在高風險偏好資金活躍度有限的情況下,市場總體以金融、消費白馬等價值股為主線的反彈有望延續(xù)。上周創(chuàng)業(yè)板的反彈主要由市場對兼并重組相關信息進行正面解讀、技術面修復動能釋放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但根據中報預披露情況看,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速仍在個位數,整體表現疲弱,與板塊整體41.1倍PE的匹配度較差,目前仍不具備大幅反彈的條件。重點精選前期跟隨板塊調整,中報證明卻為真成長的公司。上周中國聯(lián)通混改方案落地,相關內容超過市場預期,帶動了混改及通信股走強。目前,除了央企層面的混改方向外,地方國資在近期也是動作頻頻。作為明確的受益于政策推進的主題,國企改革相關主題可以持續(xù)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