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接力五月份的邏輯過程,自五月中下旬多次提醒行情將出現快速兇狠的挖坑行情后,6月4日第十五期文章的最后一段已經暗示大家牛市基礎還在,但挖坑行情不排除有短期擊破1949的可能,結果在6月24日大盤盤中最低探低到1849點后出現反抽,截止昨天收盤價仍保持在該點位之上;6月26日第十七期文章提示大家行情將有反抽但整體仍需等待第二只腳的出現;上周文章提醒大家第一輪反抽接近尾聲,底部需要夯實。本周一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壓;整體而言,《領先市場學》的基本邏輯推演幻想巧合性的與市場走勢吻合。按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大盤超短期下壓后還有一次反抽機會出現,但整體而言仍可能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近期行情在急速下跌后出現一定程度的反抽,雖然少部分個股反彈力度較強,但整體的氣氛仍然比較謹慎。為什么呢?等待最后的不確定性落地。筆者早在今年1月底2月初本系類文章的頭幾篇文章中就使用了“不確定性”這個關鍵詞多次提醒大家行情將在2430附近見到重要高點,只有這些不確定性落地后真正才能啟動牛市的節奏(其中總結了不確定的幾個方面和主要內容,由于篇幅關系這里就不再全部進行重復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也漸漸看到了這個詞成為各類專家解析行情下跌的口頭禪。
但是,跟隨是不能在金融市場博弈中獲得超額回報的,必須領先性地準確預判才能獲得最好的進出時機。就目前看,此前提到的有關不確定性的問題基本上逐步落地(也有部分進行了預告形式的吹風),如經濟面臨短期的增長率再度下降、新股發行箭在弦上、新股開閘可能出現非政策導向型批量發行、國債期貨確認即將推出等等。但還有部分沒有落地,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問題,這是投資者無法改變的未來變數,造成的短期波動可能會比較明顯。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控制風險前提下的順勢而為才是賺錢的法寶,因此本文標題先用“靜心”予以應對。
從遠期看,在股指和大部分股價(注意這里用詞是股價而不是估值)相對較低的背景下將不確定性逐漸落地,即使是未來隱含的利空也提前進行釋放,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也是本系列多次反問讀者的問題。從歷史經驗和常識看,低位消化利空有利于未來走得更堅定更穩固,犧牲一些短期小便宜換取長期利益不比只在乎今日之財更好嗎?這也是筆者在系列文章中多次表達的觀點。近期利空不斷,其實有利于新牛市的早點來臨,因此本文的標題使用了“驚喜”二字。當然希望中間還有一次最后下跌,將不堅定分子和那些偽投資者(賭博型投機者和語不驚人死不休者)清理出局。
從市場結構看,筆者仍堅持上周文章的邏輯即市場必須經歷一次大規模的熱點切換,小盤純粹性的題材股和偽成長股將出現一次補跌過程。其實近期石化雙雄的表現很多人進行討論,主流觀點為政策護盤,誠然有這方面的跡象和需要,但筆者再跟投資者討論一下以下幾點:為什么中石油(行情 專區)要連續陽線,不管需不需要他們拉抬指數的時候都要收陽?為什么他們與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出現蹺蹺板行情,甚至在分時圖方面出現背離的現象呢?如果行情真的進行熱點切換,那么哪些才是帶領大盤未來走出下跌迎接新牛市的主線品種呢?銀行(行情 專區)?地產?重演1949的行情、還是另辟蹊徑?新的行情應該有新的思維,若是如此,那么就要尊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基本規律,在靜心的前提下用心潛心研究好各類政策和經濟形勢,尤其是其中的邏輯關系和聯系,或許有新的收獲。
當然,技術派的投資者也可利用好難得的平靜補充一下經典的教課書,通過各類理論全面掃盤進行提前的預測,只有在悟出門道的基礎上領先一步才能獲得比別人更大的收獲。而一般非專業和專職的投資者依然堅持筆者這兩個月的觀點,即等待趨勢扭轉再進行選擇,抄底抄的是底而不是最低點。買股是因為買進之后會漲而不刻意追求買在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