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近期市場,主導A股市場情緒的主要有三點因素:一是銀行(行情 專區)間資金面是否會持續偏緊以及上升的利率水平對房地產(行情 專區)和經濟是否會造成打壓;二是IPO重啟對資金的分流和成長股的影響;三是地方債務會不會引起系統性風險。
這反映了舊有經濟模式向新增長動力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陣痛。我們認為,盡管這些是轉型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但是卻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首先,與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所處背景不同,中國大部分的資金仍然是以存款形式存在于銀行系統中,中央政府的財力足夠,地方政府的債務率58%低于60%的國際警戒線,地方政府的資產包括土地、國企等也足夠充裕,政府和銀行有足夠的能力抵御系統性風險。
其次,改革沿著市場化的方向推進,債務的公布本身已經表明了政府的決心和態度;發改委允許地方平臺可以借新還舊,減小了違約發生的概率;地方政府也被要求編制更清晰的資產負債表,加強預算管理和債務考評,并推動地方國企改革。
第三,國務院主導開始進行影子銀行監管,這有助于影子銀行的陽光化和規范化,能減少由于資金去投資非標而對債券市場的擠壓。目前無風險利率基本上到了近九年的歷史高點,再往上行的空間不大,央行對流動性的稍微放松都會幫助市場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