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中是存在規律的,懂得利用這些規律就可以在實際買賣股票中游刃有余。所以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最新的股票入門知識———身為新股民必須要懂的市場規律。
1切勿盲目跟風。
首先,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是怎么進入股票市場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在大盤走勢好,市場好賺錢的時候進入這個市場。而越是走勢好,大家越談論股市,我們越應該保持警惕。這時候很可能已經到了大盤的轉折點。詳情參考2015年和20 08年。如果大盤跌了很久,大家談之色變的時候,很有可能市場已經來到了底部。這個道理除了大盤走勢,也可以放在市場熱點上,當所有人都關注這個熱點,越是熱鬧的時候,熱點離結束也就越近,參考2017年四月份雄安新區概念。
2你所看到的底部不一定是底部
市場長期下跌與上升都是階段性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走所謂的波浪形態。很多人看到下跌途中構建了一個平臺就想試圖抄底。結果反而抄在了半山腰,這是要避免的。避免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當股票走出上升趨勢后再去買入。目的不是讓大家追漲,而是讓大家根據波浪理論去做。在上升趨勢中階段性回調的底部買入。我們要記住,反彈的不一定是底部,真正的底部不會反彈。急跌慢漲勢真漲,急漲慢跌是真跌。
3 學會高拋低吸
有一部分股民買了一只股票根本就不會去看,還有一部分股民在漲的時候不賣出,而一跌就跑。當選中了一只正在拉升的股票,要學會做高拋低吸去降低成本。高拋,簡單的說就是在高點拋出一部分,當我們確定了階段性高點,股價上漲乏力的時候,就可以適當減減倉,而強勢股在回落至階段性低點跌不動了,則可以把減掉的加回來,這樣就可以降低我們的成本,增加利潤。
4懂得休息
賺錢得空間,都是跌出來的。怎么理解呢,不跌,你就沒辦法買漲。很多人看到一只股票不停地下跌就認為這是一只垃圾股。反過來想如果不跌你怎么在低位買入呢?而跌的時候我們要的不是買入而是賣出,如果大盤不停下跌,我們要做的則是休息。股市有句老話,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會休息是祖師爺。
5不要盲從股評家
股評家站在客觀的角度可能比我們主觀的去看看的要準確清晰。但是市場有其道理,沒有一位股評家敢在預測面前加上準確二字,能準確預測走勢的只有市場本身。所以,我們既要尊重股評家,客觀的聽股評家的思路,又要保持自己的觀點不要盲從。
6正確看待技術指標
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有其滯后性。他們跟隨的是價格的變動。你會發現看待技術指標往前看覺得很準確,可是往后看卻不準確。所以,在我們運用技術指標的時候要給技術指標定性,知道各種技術指標的真正用法,最大程度的去利用技術指標研判趨勢,走勢。主要去研究的則是量價關系。
7 及時轉變思路觀點
無論做熊做牛,心里都要有一個標準轉換價位。即股價到什么位置會結束牛市,什么位置結束牛市。沒有永遠的牛市與熊市,所以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市場發生大的變化要盡早的轉變你的觀點。因為長期在牛市里做股票,根深蒂固的就會覺得那是在回調狀態,所以反應較慢,當反應過來市場已經轉為熊市的時候,虧損已無法控制。新手止盈不止損,高手止損不止盈。
注:整個市場若出現大批量恐慌性拋盤則見底,若大批量激進性買盤則見頂。多注意輿論,時刻保持逆向思維。
以上內容為股票入門基礎知識————把握市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