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盤策略建議
【盤面回顧】
漲停家數較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兩市共47家漲停;跌停4家。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1658億元,深市成交2071億元,兩市總成交額約為372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229億。盤面上通信設備、次新股、零售等板塊漲幅前;機場航運、高送轉、銀行等板塊漲幅靠后。
【操作建議】
周五大盤終于迎來了小幅反彈,次新股成為反彈先鋒。短線不宜重倉參與,重點關注反彈持續性,適當留意超跌次新股、調整多日白馬股、以及大額增持類型。晚間消息重點在大數據和半導體材料兩個方面;大數據,消息力度大,適當留意;半導體材料,近期大熱,注意回落風險。此外,近期增持小高潮不斷,低位大額增持個股,適當留意一下反彈機會。
二、隔夜資訊精選
【宏觀新聞精選】
1、發行部解釋IPO積壓原因,擬IPO項目將提高要求
對于積壓的200家未上會企業情況,證監會發行部作出了相關說明。積壓的原因在于首先是政策性問題,比如中概股回歸、“三類股東”問題。目前的初步意見是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往前推進。其次是根據原規定申請處于中止狀態。最后是已通知報上會材料但拖延不報的,大約在40-50家。對于保薦機構,發行部要求,對在審項目中處于中止狀態的、長期不回復的進行重新審視,及時采取有關措施推進或撤回;對擬申報項目提高質控要求,不必再搶排隊占坑。
2、銀監會官員:資管新規確定前會充分考慮對銀行和市場的影響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副局長劉志清在“2017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表示,資管新規在確定之前一定會充分考慮對銀行和市場的影響,現在正在征求意見,希望各方多提意見,最終產生好的方法,并且能夠平穩實施。新規提出了高要求,也為未來資管的發展確立了很好的目標。第一步,實際上也是當前和實施后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把現在30萬億的銀行理財產品改造。
3、北京證監局召開專題培訓會,強調狠抓年報披露規范
12月6日,北京證監局組織年報專題培訓班。副局長陸倩特別強調,上市公司要認真落實北京證監局近期下發的《關于強化北京轄區上市公司財務規范性的通知》要求,杜絕年底突擊調節利潤行為。嚴格規范資產交易、債務重組、關聯交易及常規交易的運作和處理,審慎進行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合理計提和轉回資產減值等。
4、新華社:金融監管“長牙齒”才能讓機構“長記性”
本周,金融領域上演“罪與罰”,銀監會開出史上最大罰單、證監會嚴打私募違法違規、保監會今年已公布36張監管函……重拳之下,是金融監管的高壓態勢,旨在堅決整治市場亂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從嚴監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風險,未來嚴監管格局仍將持續。金融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強化行動的意愿,敢于質疑、能夠說“不”,提高依法監管的執行力和震懾力。
【行業新聞】
1、北汽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產銷自主品牌燃油車
2、中國水泥協會:水泥行業去產能三年規劃將上報工信部
3、國家發改委要求“三桶油”互保互供 緩解華北天然氣緊張
4、北京超12萬人申請新能源車指標 明年指標已被透支
5、百度在廣州設立人工智能專項風投基金
6、新疆新能源再調整 布局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
【題材消息前瞻】
【大數據】政治局集體學習國家大數據戰略 高層強調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業內認為,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大數據戰略效果顯著。有機構預計,2017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4100億元。根據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隨著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實施,相關行業龍頭將迎來發展機遇。A股中,數據港(603881)是國內批發型數據中心托管服務領域龍頭,是少數同時服務BAT等互聯網巨頭數據中心業務的服務商;美亞柏科(300188)在持續推動公安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基礎上,重點開發了“祥云”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平臺,實現公安、信訪、安監、衛計等多部門公共安全數據的匯聚整合。
【半導體】西安再建百億硅片項目 半導體設備材料需求將擴容
據《陜西日報》報道,奕斯偉硅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12月9日在西安舉行。根據意向書,該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由北京芯動能旗下北京奕斯偉公司作為主體統一規劃、分期推進,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國家半導體硅材料產業空白。據介紹,2016年前五大半導體硅片廠商產能占全球92%,國內對主流12寸大硅片一個月需求量約45萬至50萬片,基本依賴進口。
點評:在國家大基金和各地政府配套基金的扶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券商研報認為,晶圓制造是半導體產業核心環節,設備投資占比達80%,在半導體硅片超級景氣周期中,實際擴產產能將大幅超預期,未來三年設備市場空間規模將達千億,材料需求也將迎來擴容機遇。上市公司中,晶盛機電(300316)生產單晶爐生長設備,北方華創(002371)主營刻蝕機,上海新陽(300236)為電子化學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