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為減少空氣污染,中國北方省市積極推行以液化天然氣取代燒煤,造成天然氣供應不足,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國天然氣供應吃緊情況嚴峻,尤其家庭供暖用氣不足,已引起高層關注。
由于即將進入嚴冬,天然氣用量恐進一步攀升。中國證券報今(14)日報導,根據中國統計局資料,中國24個省(區、市)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12月上旬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月增23.6%。
中國LNG標桿價格(采取華東區域山東、浙江、江蘇三地為基準,根據地區消費量作權重分配),12 月13 日為7437 元人民幣/ 噸。(圖截自卓創資訊)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天然氣供應短缺向下游多個行業蔓延,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甲醇等化工品價格近期持續上漲。業內人士指出,天然氣行業自2016 年迎來拐點,預計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10 年。
報導指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加快推進,進入秋冬取暖季,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10月份北方部分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已經吃緊,導致進口LNG順勢漲價。
同時,部分工業用氣開始受到限制,最高限氣幅度甚至可達日供應量的20%。而從11 月15 日北方地區啟動供暖開始,多地LNG 液廠出廠價更是以日均200-300 元人民幣甚至更高的漲幅一路上揚。
中宇資訊監測數據顯示,12 月1 日當天個別地區液廠的氣價飆升至9000 元人民幣/ 噸,創歷史新高,而今年9 月以來全國LNG 市場平均價格漲幅已經翻倍。
除中國國內價格大漲外,英國最大輸油管線因額外修復工程而關閉數周、奧地利最大天然氣輸氣站突發爆炸,接連到來的意外事件令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供給預期驟然緊張。
在12 日的交易中,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飆升三成,漲勢還傳導至歐洲以外市場。13 日亞洲及歐洲交易時段,紐約天然氣期貨合約價格也出現明顯漲勢。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天然氣供應緊張可能持續,煤制甲醇、尿素及LNG價格將維持高位。天然氣供應緊張將導致工業領域供氣量下滑,預計后續天然氣制甲醇和尿素開工率將繼續下滑,甲醇和尿素價格將維持高位,煤制甲醇和尿素企業將受益。
根據金融界網站、證券時報資料,相關天然氣概念股包括,廣匯能源、深圳燃氣、新疆浩源、金鴻控股、陜天然氣、申能股份、大通燃氣、長春燃氣、東華能源、貴州燃氣、百川能源、重慶燃氣。
證券時報報導還整理了券商對中國天然氣后市的看法,其中聯訊證券認為,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 年中國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消費增速13% 左右,高于產量增速。
聯訊證券表示,受益于“煤改氣”的持續推進,當前天然氣供不應求,對外依存度達到37.45%,且還在迅速增長。得益于運輸便利優勢,LNG 進口量占比已經超過管道氣,未來接收站及液化工廠將持續受益。
聯訊證券還認為,中國天然氣開發企業也將受益于進口氣比例的控制而迎來長足發展。天然氣消費高增長,重點推薦新奧股份,關注中天能源、藍焰控股。
中信建投表示,因中石油停止川渝地區尿素企業天然氣供應,尿素在51%的極低開工率下供給再收縮,春耕行情臨近,價格有望上漲,重點推薦華魯恒升、陽煤化工。
國信證券則指出,中國國內天然氣產量和進口量增速無法滿足需求的快速增長,全年天然氣消費量預計超過2300 億平米,用氣缺口持續擴大,預計中國國內用氣緊張至少維持到明年初供暖季結束,如果需求依舊保持當前的高增速,未來天然氣供需缺口或將持續擴大,中國用氣緊張將成常態。
證券推薦重點關注煤制尿素和煤制甲醇,相關標的有華魯恒升(公司為中國國內煤化工龍頭企業,甲醇年產能為32 萬噸)、陽煤化工(尿素450 萬噸/ 年、甲醇108 萬噸/ 年,產能大、業績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