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股票冰火兩重天
2017年以來,大股票上漲非常明顯。
大市值藍籌為代表的申萬50指數在2017年上漲了接近35%,而創業板和中小板都以下跌報收,其中創業板下跌超過15%。刪掉400只新股,2017年上漲的個股差不多就只有700只,而下跌的個股高達2300只。
有人戲稱2017年是TMT年,凡是買TMT的都賺錢了,T是騰訊,MT是茅臺。
2017年指數漲跌幅(%)
2017年以來,申萬28個一級行業,漲幅最大的是以白酒為代表的食品飲料行業,接著是鋼鐵、非銀金融、有色金屬等行業。
整體來看,股票下跌的居多,主要跟IPO的擴容有關。2017年,IPO的數量超過400只,市場的擴容使之前創業板的估值有所修復。
而漲價的食品飲料,比如白酒,集中在細分行業里的寡頭,茅臺、五糧液。另外家電,以品牌家電為主,比如格力、美的,這些已經形成寡頭的細分行業。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已經進入消費升級的時代。
2017年行業漲跌幅(%)
2017年行業的邏輯就是估值。
我們看一下估值的情況,申萬50雖然在2017年上漲比較多,但現在的平均估值只有13倍的市盈率;而創業板雖然下跌比較大,現在還是接近48倍左右的市盈率,雖然估值有所下降,但是創業板整體還是偏高估的。
指數市盈率
2018年股票市場難有系統性機會
股票市場漲跌的主要因素:企業凈資產收益率ROE、市場利率以及企業估值。
1、企業盈利ROE
2017年的企業利潤上升大多是和房地產相關性高的周期性行業,這些行業在2018年大概率難有上升,今年盈利的下拉力量來自地產周期和高基數效應。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房地產開發投資與 PPI 高度相關,當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率反彈時,PPI 同比增長率也跟著反彈,當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時,PPI 也會跟隨下滑。2016年10月份的限購政策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已有下滑趨勢。
所以2018年 PPI 大概率會跟隨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從而影響企業ROE的增長率。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和PPI相關性
2、市場利率
國內繼續金融去杠桿,美國加息和減稅使國內貨幣政策難有放松空間,一般歷史上的大牛市都出現在企業盈利上升加利率下行的階段。
一般市場利率升高一年之后,由于企業融資成本的增加,會開始影響企業的利潤增速,而資本市場由于固定收益類品種收益相對較高,所以股市吸引力會相對下降,不具備吸引大量資金入市的大概率。
3、企業估值
代表大股票的申萬50,雖然市盈率只有13倍,但是它的中位數市盈率已經到了21倍,目前市盈率比較低的僅有銀行和中國建筑,而銀行大部分是H股更便宜。
最近發現2017年11、12月份一旦A股的銀行板塊開始上漲,資金就往港股跑,所以我們覺得2018年大股票申萬50很難有估值提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