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軍工航天產業發展迅猛,包括上述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殲20、運-20、直-20等新機型陸續進入空軍序列、航空母艦遼寧艦或參加實戰演習等。政府國防預算穩健增長,是軍工行業發展的最大保障。2018年,我國國防預算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長8.1%,扭轉了連續數年的增速下滑趨勢。
不過,我國大飛機市場大頭仍被波音、空客等歐美企業占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4日,波音在華訂單數已達約1720架,其中還未交付的訂單數達約331架。而在渦槳支線飛機市場上,則持續呈雙寡頭壟斷格局,ATR公司和龐巴迪公司占據年交付量90%以上的份額。
國防市場方面,我國受制于西方武器出口禁令,并沒有整裝進口,但以航空發動機、衛星導航芯片等為首的關鍵零部件,仍需大量進口,并且這些進口關鍵零部件同樣也大量應用在民用領域。此外,我國軍用高端新材料產品、軍用半導體產品等進口依賴度也較高,亟待實現國產化替代。
綜上所述,我國軍工航天產業進口替代有巨大空間,尤其是大飛機、航空發動機、衛星導航芯片等領域。
根據中航工業預測,未來20年,我國客機市場需求量達6103架,價值近萬億。我國的大飛機成本優勢明顯,公開信息顯示,C919目錄價格為5000萬美元左右,只有波音737或空客A320的一半左右。截至最新,C919已取得國際國內28個用戶的815架訂單。
作為C919關鍵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中航飛機(000768)去年實現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14.1%。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C919的發動機仍由歐美公司提供。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向巧稱,C919發動機核心機部分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另一個長期利好是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已經成立,將在資金、技術、人才等多個層面推動國產航空發動機獲得更長足的發展。A股市場上,航發動力(600893)、航發控制(000738)、航發科技(600391)等個股均是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旗下公司。
衛星導航芯片方面,美國相對優勢并不明顯。國內相關芯片領域的國產化進程在貿易戰背景下有望加速。A股市場上北斗導航產業上游芯片制造商北斗星通(002151)、華力創通(300045)、振芯科技(300101)等,以及潛在的國產自主可控計算機芯片制造商中國長城(000066)等公司獲得了較多的市場關注。
我國航天軍工產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截至目前,波音公司市值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市值超過6000億元,諾思羅普-格魯曼、雷神公司兩家公司市值均達到4000億元級別,而我國市值最大的中國重工(601989),市值僅有千億元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