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是炒股最忙的一個月。不僅3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報要在30天內發布完畢,那些前三個月沒發出年報的也要趕在4月30號大限之前補齊。
截止昨天,創業板一季度業績虧損,或有正負50%以上變動的已全部預告。到4月15號前,中小板和主板有同樣情形的也須公告披露。
每當最新業績大幅調整,估值就會上躥下跳。散戶常用的行情軟件中市盈率數據更變得面目全非。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三重弊病:
一、靜態、動態市盈率:
這是兩個完全無用的指標。
靜態市盈率指的是拿市值除以最近的財報年度的凈利潤。除了每年年報發布到一季度業績未披露短短的一兩個月間,這是一個嚴重滯后的指標。市場每時每刻交易的股價充分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最新業績。拿最新市值除以滯后的業績,得到的就是所謂的靜態市盈率。這個指標大家將來不要看了。
動態市盈率是指拿市值除以今年來已披露業績年化后的市盈率,如果今年披露了一個季度,年化就是凈利潤*4,披露了三個季度,年化就是凈利潤*4/【3】。這是一個無腦的指標。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帶有明顯的季節性。不考慮季節性,直接拿一個或者幾個季度的業績作年化,在缺少四季度數據的情況下往往嚴重失準。這個指標大家將來直接無視。
根據已知業績計算市盈率,只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算法就是市值除以最近12個月的業績。比如業績公布到2018年一季度,那么市盈率就等于市值 / (從2017年二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的凈利潤的總和)。明白了這一點,你的認知就超越了市場上80%的散戶。
二、業績預告:
前幾年,散戶用的行情軟件都只根據財報計算市盈率。上市公司業績的發布次序是:預告早于快報早于財報。財報是最滯后的,只有那些業績波動不大的公司才會被允許不發預告和快報,直到在財報中才慢悠悠地公布最新業績。只拿財報算市盈率,這個指標還不如不用。
這兩年,大部分行情軟件的市盈率計算加入了快報,但仍然沒有一家涵蓋預告。這是一項嚴重的不足,譬如說到今天為止,已經有126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預告,換句話說現在你在行情軟件中看到的市盈率1/3以上都是錯誤的!
騎行客的公號里所有的市盈率計算都包含最新的公告業績。下次你看到我文章里貼出來的值和其它地方不一樣,就知道誰對誰錯了。另一個好用的去處當然是我研發的九斗數據。已經在用的人,你們的認知遠超市場上95%以上的散戶。
三、非經常性損益:
所謂拿市盈率估值,就是認可上市公司今年賺到手的錢,明年還能賺,還能賺很多年。有時,凈利潤里面恰恰會包含一些只此一次的凈利,學名“非經常性損益”,對于這樣的收益,當然不能拿市盈率去估值。如果你拿市盈率從小到大一排序,排在前面的十之八九是有一大堆非經常性損益的偽低估值股票。
這個非經常性損益甄別起來很累人。如果是財報還好,有專門的金融數據庫可以處理,預告當中的非經常性損益,目前就只能一家一家翻公告,人工排查。能做到這一點,你就是市場中超越99%的佼佼者。
講了半天如何釣魚,下邊就是早起打魚的漁民為你撈上來的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