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A股持續走低,白馬股紛紛閃崩甚至出現跌停,前期強勢的芯片集成電路等題材股亦開始補跌,市場信心也降至低谷。然而隨著股價的走低,不少公司大股東已經開始加大增持力度,是否意味著抄底機會到了呢?
均勝電子20億回購彰顯誠意 均勝電子5月2日晚公告,計劃以不超27.50元/股的價格回購不低于18億元、不超過22億元股份。回購數量將不少于6545.4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不少于6.89%。 從公司目前股價來看,距離回購股價上限僅1元不到,不過考慮回購金額較大,對股價也有較強的托底作用。 公司表示,對高田目標資產收購完成,未來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公司力爭2018年全年營收超過500億元。 中金公司在對公司研報中表示,2017年,公司新獲訂單約380億元。人機交互/車載互聯系統/汽車安全系統/功能件與總成業務分別新獲訂單126億元/40億元/22億美元/59億元,豐富的訂單儲備為公司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高田整合完成,助力公司實現營收目標。公司于4月12日完成高田并表。18年高田將有50億美元訂單投產(在手訂單達210億美金),受益于高田資產的并入,公司預計1H18營收220億至250億,歸母凈利潤4億至5億,同比增長63%至104%。 多公司已出手增持 統計顯示,4月16日以來,有21家公司大股東凈增持額在2000萬元以上,并且有9家公司凈增持額超過5000萬元。可見,在大盤調整的半個月時間里,大股東已經開始快速行動。 其中,中國平安增持金額最多,中國平安5月1日晚公告稱,公司2018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共1296人自愿參加)于4月27日通過二級市場完成購股,共購得本公司A股股票966.6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53%,成交金額合計人民幣約5.93億元(含費用),成交均價約為人民幣61.29元/股。 三安光電5月2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三安集團當日增持555.76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14%。本次增持后,三安集團持有約8%公司股份。后續增持計劃方面,三安集團擬在未來3個月內(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及一致行動人名義繼續增持,累計增持(含本次已增持)金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5億元,且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2%。按當前已增持金額算,未來或繼續增持高達10億元公司股份。 以下為4月16日以來凈增持額超過2000萬元公司: 增持公告密集來襲 除上述公司外,還有眾多公司近期密集披露股東增持或計劃增持相關公告。統計顯示,僅4月16日以來,就有80多家公司披露增持公告。在市場大跌之際,股東出手增持,不僅體現了擔當,也體現出未來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股東拋售慎接飛刀 雖然在市場下跌之際,不少公司股東出手增持,但仍有部分公司決心減持。其中陜西煤業減持金額最多,公司5月2日晚間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三峽資本累計減持99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其中,4月以來減持金額逾6億元。 陜西煤業1月初曾公告,公司股東三峽資本擬自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2.2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7%。減持價格不低于6.5元/股。按當前數量推算,未來兩月三峽資本可能再度減持1億多股。 除陜西煤業以外,晨光文具、順豐控股、中設集團、航錦科技、二三四五、國海證券、晶盛機電、凱撒文化、神霧節能減持金額均超過1億元。 限售解禁拋壓猶存 除了存量減持外,限售解禁壓力依舊較大。統計顯示,從2018年限售解禁市值分布來看,5、6、7三個月解禁市值均超過3000億元,亦排名靠前。因此投資者仍需格外小心,以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