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近九旬的索羅斯警告說:美元飆升和新興市場的資本外逃可能導致另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發生,并警告稱歐盟的生存威脅即將到來。
截至5月30日收盤,滬指迎來六連陰,近兩百只股票跌停,上證綜指創下今年新低,似乎“五窮六絕”的魔咒是躲不過了。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談賺錢已經沒什么意義,當務之急是避險保本。所以,今天老揭看基金想給大家聊聊哪些基金避險。
一提到避險型的基金,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保本基金,可惜受政策影響,保本基金已不再保本;其次是債券基金,無奈債基今年也頻頻踩雷,收益率跟著受到拖累。
我們不如把目光轉向另一個傳統避險的大類資產,沒錯就是黃金。俗話說,亂世買黃金,歷史上但凡危機發生之時,黃金的價值都會飆升。你看最近,意大利政治危機爆發、西班牙局勢動蕩、中美貿易摩擦再起……一連串事件推升近日金價持續上漲,黃金主題基金也跟著慢慢漲了起來,尤其是密切跟蹤國際金價走勢的黃金ETF。
例如,博時黃金ETF、華安黃金易ETF、國泰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自5月22日以來,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上漲,雖然從近一周漲幅來看,較為一般,都未能超過1%;但跟滬深300同期表現-3.4%的跌幅比起來,還是好很多。
此外,場外的黃金ETF聯接基金也同步實現了逆勢上漲。不過考慮到贖回費新規的影響,持有不滿7天要收取1.5%的贖回費,能買場內ETF的還是優先選擇場內吧。
而像偏股型黃金主題基金、黃金QDII基金,前者受股市行情影響,后者受匯率因素影響,跟蹤國際金價的誤差都較大,不建議大家輕易參與。
對于風險偏好更低的基友,其實債基仍然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今年債券市場違約風險集中釋放,債基也進入了踩雷季。今年以來跌幅最大中融融豐純債A,基金凈值已經跌了48%。但總體來看,債基的平均收益率仍然大幅超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截至5月30日,全市場共16只債券型基金年內漲幅超過5%。
大家不妨篩選一下那些歷史上沒有踩雷事件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債基,這些產品可能擁有更為嚴格和強大的信用風險把控。除了收益率,大家還可以關注下債基的持倉,避免選擇持有較低評級債券標的或城投債占比過高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