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有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以下簡稱“騰訊音樂”)尋求紐約上市,現已聘任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銀美林牽頭進入IPO程序。
有銀行家預計,憑借騰訊強大市場地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估值將超300億美元,上市籌資規模達40億美元。
作為一個投資者,看到自己喜歡的QQ音樂赴美上市,心里是可惜的?;蛴凶x者對其在紐約上市也心生好奇,現在網絡上有兩種解讀,其一是香港的雙重股權結構只適用于創始人,而不是機構;其二是港交所的新規不允許企業實體從加權投票權中獲益。
對于這兩種說法,我是不認同的。先說說第一種解讀,雖然這句話本身沒毛病,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權新規中也明確表示:每名不同投票權益受益人必須為個人,而且騰訊音樂的股權架構確實是機構,并非個人。以2016年底各股東持股數據為例,騰訊為騰訊音樂最大股東,持股62.42%,酷狗、酷我等合并的創始股東持股20.75%,兩支基金合計持股15.76%,EMI百代唱片持股0.98%,索尼唱片持股為0.09%。
圖:整理于公開網絡
但是,騰訊是騰訊音樂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60%,對該公司有絕對控制權,完全沒必要采取同股不同權的方式上市。
這里順便科普下同股不同權的相關知識,同股不同權又稱為雙重股權結構或者是二元股權結構,同股不同權的采用,主要是為了保護公司持股比例較小的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比較典型的有Facebook(FB)、谷歌(GOOG)。而騰訊音樂是騰訊旗下公司,分拆上市后仍受大股東騰訊控制,因此其赴美上市與雙重股權結構沒什么關系。
至于第二種解讀,則需先弄明白加權投票權是什么意思。同股同權制度下,1股份的投票權就是1,而同股不同權時,1股份的投票權可能是5,或者是10,這時需要以加權的算法得出所持股票的投票權。
投票權的比例只是表明對公司掌控力度的大小,并不代表股東具有此比例所對應的市值,這是同股不同權的基本原則,港股如此,美股也是如此,所以,所謂的港交所新規不允許企業實體從加權投票權中獲益是無稽之談。
而騰訊音樂赴美上市的最根本原因,或許更偏向于高估值,因為美股市場中有對標企業——Spotify。Spotify是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已于今年4月3日在美股上市,后續股價走勢整體平穩,市場給予Spotify的估值吸引騰訊音樂,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沒有什么比獲得市場認可更重要的了。
其次,騰訊音樂或許也有戰略布局方面的考慮。騰訊音樂在國內的影響力毋庸置疑,而赴美上市,能在國際上樹立品牌影響力。俗話說的好,“音樂無國界”,海外品牌的樹立便于從外國音樂人手中購買版權,以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對騰訊音樂在哪個市場上市不必太過在意,目前A股與港股都歡迎海外上市公司回歸,回歸較之前容易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優先選擇對公司發展有利的市場自然是公司應該思考的問題,什么時候想家了,也就回來了。
除此之外,市場可能對于騰訊音樂的估值比較疑惑,因為2017年末,Spotify與騰訊音樂換股時,以Spotify監管文件中披露的信息估算,騰訊音樂僅123億美元的身價,半年時間,市場傳騰訊音樂估值超300億美元,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這就需要巴拉巴拉雙方的家底了。
Spotify作為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免費和付費兩種服務方式。免費用戶在使用Spotify的服務時,會插播一定的廣告,付費用戶則沒有廣告,且音質更佳。因此,Spotify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廣告費和用戶付費。
據Spotify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其一季度月活躍用戶量為1.7億,訂閱用戶數量達到7500萬,付費用戶占比44%,但凈虧損1.69億歐元,仍未實現盈利。4月3日上市至今,兩個月的時間已有三家股東拋售Spotify的股票,分別是索尼音樂、華納音樂以及最近的獨立唱片數字版權機構Merlin。
即使股東拋售,市場整體對于Spotify是看好的。據FactSet數據顯示,該股5月中旬時有10個“買入”評級,6個“持有”評級,一個“賣出”評級,可見大行對該股是寄于厚望的。截止5月31日收盤,Spotify每股報價157.71美元,市值為289.5億美元。
反觀騰訊音樂,旗下囊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中國主流音樂服務提供商,主要業務包括數字音樂播放器、移動在線K歌、音樂直播秀場、版權轉授權、廣告及其他音樂衍生業務,收入來源比Spotify更為廣泛。
據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12月,騰訊系音樂產品在市場中遙遙領先。其中,酷狗音樂2.17億人,QQ音樂1.71億人,酷我音樂1.16億人,三大播放器12月用戶數合計為5.04億人。除此之外,騰訊音樂的移動K歌APP全名K歌12月用戶為1.19億。曾有數據顯示,騰訊音樂付費用戶的比率僅在2%-3%之間,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雖然付費用戶不多,但自中國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改名前名稱)合并后,騰訊音樂從2016年下半年便開始盈利。2016年,騰訊音樂營業收入約50億,營業利潤約15億,凈利潤接近6億元。市場預計2018年騰訊音樂營收將超180億,凈利潤將達到31億元。
結語
換股是對等價值的股份交換,騰訊及騰訊音樂持有Spotify7.5%的股份,Spotify持有騰訊9%的股份,從持股的比例看,雙方價值相差不大。但上市后,美股市場給了Spotify約28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那么,騰訊音樂的市值是否也應該與此相若?
再對比兩者的收入方式、用戶數量,以及騰訊音樂付費用戶數的高成長空間,300億美元的估值,是不是不那么難以接受了?這個問題,可以聽著QQ音樂慢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