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主要依靠經銷商的天味食品而言,大客戶的更換可能意味著某一地區消費群體的喪失,或者新品牌的替代。
投資者苦等退出
專注于火鍋底料生意的天味食品,本可以“悶聲發大財”。
早在2012年,天味食品扣非后的凈利已輕松過億。現金流方面公司也相當充裕;2015年至2017年,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27億元、1.65億元和2.25億元。2015年和2016年,公司資產負債率為23.77%、17.88%,僅為同行的七到八成水平。
市場觀察家指出,天味食品之所以頻繁沖擊資本市場很可能源于機構投資者的壓力。其最早入股的投資者迄今持股已八年之久。
招股書顯示,在2010年7月公司完成股份改革的兩個月后,天味食品就吸引了包括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津達晨盛世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天津達晨創世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三家同系公司入駐。
上述這三家機構投資者均屬于同一控制人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晨系”)控制,分別以9元每股的價格認購60萬股、251萬股和289萬股。目前達晨系合計持有公司股本總額的4.84%股權。
達晨創投系湖南電廣傳媒集團控制的孫公司,主要投資于消費、醫藥以及智能制造等領域。目前達晨系所投資的企業累計已有40家掛牌上市,還有48家已在新三板掛牌。
隨著天味食品多次折戟IPO征程,達晨系的退出壓力也愈發增大。
(原標題:又一家火鍋底料商沖擊IPO 天味食品四次叩門莫非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