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看到,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預期達標所帶來的壓力導致美國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他們稱,季度盈利預期往往會導致企業不健康地關注短期利潤,轉而犧牲了長期戰略、增長和可持續性。
在財報中向市場公布銷售額和盈利預期向來是上市公司的慣例,華爾街分析師可以借由這些數據向投資者提出研究和股票建議。若財報不及預期,通常會導致公司股價劇烈波動。
但是,股神巴菲特與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卻對此慣例表示:在下實名反對!
兩人共同接受了CNBC的采訪,在周四播出的節目中,戴蒙稱,公布季度盈利預期令公司高管面臨巨大的壓力,為了“達標”,他們或將因此做一些原本不會做的事情。
巴菲特則表示,公布盈利預期就是“在傳遞錯誤的信號”。
當企業通過所謂“達標”的數字來保持公司水平,他們其實做了很多通常來講與企業長期利益相抵觸的事情。
6月6日周三,巴菲特和戴蒙還在《華爾街日報》聯合發表署名文章,題為《短期效益主義正在損害經濟(Short-Termism Is Harming the Economy)》,呼吁上市公司減少或取消估算季度收益的做法。
兩人在文章中指出,
美國最偉大的成就總是來自長期投資。無論從國家政策還是從商業層面出發,有效的長期戰略是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推動力。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這些原則十分正確。因此,我們二人與商業圓桌會議組織(由近200位美國主要大公司高管組成)鼓勵所有上市公司考慮放棄為市場提供季度每股盈利前瞻。根據我們的經驗,季度盈利預期往往會導致企業(心態)不健康地關注短期利潤,轉而犧牲了長期戰略、增長和可持續性。
巴菲特和戴蒙看到,盡管季度盈利預期會被不受企業控制的因素,比如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股市波動和天氣情況所影響,但為了達成預期,企業往往會暫緩技術性支出、招聘和研發。
兩人認為,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預期達標所帶來的壓力導致美國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以短期為導向的資本市場阻礙了從長遠角度看待上市的公司,從而剝奪了經濟中的創新和機遇。而更少的上市公司也就意味著散戶投資者通過401k退休福利計劃和個人退休賬戶創造財富的幾率大大減少。
但若是減少,甚至取消公布季度盈利預期,長遠來看能令美國經濟走強,對美國工人、股東和投資者而言均是利好。
不過,麥肯錫曾在2006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公司對季度表現的預期并不會影響其估值倍數,也不會降低股價波動性。給出預期的唯一好處在于,交易額有所增加。但這一點僅對短線交易者有利,對大多數人而言則是毫無用處。
但麥肯錫也發現,公布季度表現前瞻的做法確實占用了管理層許多寶貴的時間,并使他們過分關注短期利益。那時,“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美國電信巨頭AT&T等公司都曾表示將不再給出季度盈利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