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里士滿儲備銀行前行長Jeffrey M.LACKER
鳳凰網財經6月14日訊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屆陸家嘴(16.78 -1.41%,診股)論壇于6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邁入新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鳳凰網財經全程直播。
美國里士滿儲備銀行前行長Jeffrey M.LACKER出席并發表演講。Jeffrey就如何來應對金融風險提出了建議,一,要減少政府的擔保;二,明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國家會干預,這一點的確定性一定要非常清楚;三,要有一個解決失敗機構的流程,這個流程必須是公平的,是可預計的,而且是有序,而且人們可以依靠它,大的金融機構不能夠把官員作為人質,就是說不能夠因為你這個沒有規則的或者胡亂的作為,使得金融機構濫用了我們這種監管。
以下為文字實錄:
Jeffrey M·Lacker:在這里討論的主題就是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如何來應對金融風險,包括金融危機的風險,這其實對中國在未來幾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中國應該也學到美國的經驗和教訓和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這也是我們全世界希望中國能夠做到的一點,但需要中國非常的審慎,我們很有可能學的時候學錯了學了不該學的東西,有些人會講金融市場總體來講,特別是銀行市場,特別是從本質上來講,是所謂的風險非常大,而且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當政府往后退,讓金融市場參與者做一個適合自己的決定和安排的時候,那么這些市場就會過度脆弱和過度風險。
我們看一下金融危機的頻率和概率,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國家,其實我們可以看一下在金融市場上任何的時期都是有,并不都是一直有脆弱性的,而脆弱性和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或者說他的原因是金融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系而造成的,那么我們當然大部分的金融的領域當中,政府的角色是要限制風險承擔,限制金融體系的風險性,與此同時,很多的金融機構或者說在很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如果政府往后退,政府由政府托底,也就是說公司出現了問題,由政府托底,那么他就會使得金融機構不太愿意做披露,特別是不太愿意披露他們自己的風險的結構。
在美國有一些機制,比如說存款保險,就是這樣,但是更重要的是很多的官員包括是央行的官員,他們會干預,這些干預往往是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的,他們往往會被說成是非常獨特的一次性的,央行希望再也不會發生,但事實上我們的投資者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政府托底政府保底是政府的干預不停的出現,像2000年,80年代、90年代、70年代都會有政府的托底,因為這些政府干預的集合效應,比如說在美國,從70年代開始,就會導致投資者會預計說這種類型的干預總是會出現的,這種預期其實有一種競爭的壓力,對于金融機構來講就有競爭的壓力,他們就是會做出這樣一種架構,使得所謂的隱含價值得到最大化。
具體來講,這樣一些公司,他們的融資架構是大大依賴于短期的融資的,因為這些公司就有激勵機制,會讓自己變的更加的脆弱,因為這就使得政府機構隱含保險帶來益處得到最大化,所以根據美國,我們這個銀行所做的研究,其實我們在美國的央行的保險網絡,他其實占到了在2016年占到私營部門的貸款的60%,也就是如果你把金融部門的美國的所有債務加起來,當中的60%要么就是由隱含的擔保或者是明顯的擔保帶來的,這個就是說因為是政府的托底,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說,其實現在沒有意義說監管或者去監管,這樣一種激勵機制和對于脆弱性的假設帶來了金融危機。
中國應該學到什么樣的經驗,三點,一,要減少政府的擔保,國家的擔保也就意味著政府要去評估風險承擔,而且這個政府部門可能很難在任何時候都做出正確的評估,當然需要非常專業的幫助,另外還要避免相關的尋租和游說,當然我們要讓這些私營的投資者用自己的錢去評估相關的風險,然后從而做出投資的決定,這些公司要承擔自己錯誤的這些風險,這些錯誤可能是比較小的,而且是零散性的,最終這個就會帶來系統當中的他會有一些很小的沖擊,而不是一個系統當中有幾家,但是非常大的系統性的風險。
第二,這個教訓就是要說的非常的清楚,什么時候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國家才會干預,這一點的確定性一定要非常清楚,因為我覺得不確定性在危機當中就是毒藥,金融市場會覺得你可能會干預,可能不會干預,這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會帶來很大的波動性,特別是金融市場危機的時候,這種波動性會使,比如會出現羊群效應,或者說是不理性的效應,也會強調官員,因為他們覺得必須要干預,而如果不干預,那么這種就會使得很多人采取羊群效應,一下子退出,如果作為監管者,希望自己說話算話,你的行為必須和過去所說的話是一致性的,但是這就是意味著你說話的時候要非常的明智,你做出的行為和過去如果是不一樣的,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以及波動性。
第三個建議,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解決失敗機構的流程,這個流程必須是公平的,是可預計的,而且是有序,而且人們可以依靠它,大的金融機構它是不能夠把這些官員作為人質,就是說不能夠因為你這個沒有規則的或者胡亂的作為,使得金融機構濫用了我們這種監管,這就是我的想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