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2月28日訊:2021年全國兩會將至,這些股即將爆發?“兩會”期間大盤如何走?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了近10年兩會召開前30個交易日、兩會期間以及兩會結束后30個交易日的大盤走勢,可以看出,“兩會行情”總體表現為漲多跌少。兩會召開前滬指上漲概率為80%,平均上漲3.6%;兩會期間上漲概率為60%;兩會結束后滬指上漲概率為60%,平均上漲4.48%。
深成指與滬指走勢相近。近10年兩會召開前和兩會結束后30個交易日深成指的上漲幅度均值分別為4.53%和4.82%,兩會期間走勢同樣呈現小幅波動,平均下跌0.38%。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經濟將在2021年迎來“大年”。隨著中國率先進入“后疫情時代”,全球貿易與經濟也在逐步復蘇。市場主線在上半年可能圍繞順周期板塊展開,下半年將過渡至產業轉型升級的優質賽道,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將迎來爆發。
兩會潛在受益概念股名單來了!
需求方面,遵循“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指導思想,供給端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需求端擴大內需。龐大的國內市場將持續釋放需求拉動,消費有望實現大幅反彈。
政策上,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綠色發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國家日后出臺的一系列重要的新政策、新舉措,將全面推動各個產業的蓬勃發展。而國際方面存在機遇。國際形勢正在逐步轉向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
此外,東方證券認為地方兩會釋放六大信號:一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增速目標偏保守,大多處于6%-7.5%區間;二是為布局新基建制定更明確量化指標;三是2021年各省市延續了擴大內需的基調,但或因疫情對消費的持續影響,未設目標的省份數量較去年有所增加;四是大城市普遍提出增加租賃住房供給以解決住房問題,規模可以與新/二手房相提并論;五是保障糧食安全,制定產量目標;六是“碳達峰”已從中央落實到地方,貫串各省市“十四五”。
2021年“兩會”潛在受益個股名單整理
數據寶梳理了地方兩會的潛在題材,主要圍繞科技創新、促消費、新基建、碳達峰、碳中和,以及一直是兩會核心話題的農業,結合券商對“兩會行情”的研判,篩選出以下估值低于50倍的行業個股共26只,以饗讀者。
漲幅超過10%的個股共4只。受地方兩會明確提出發展綠色經濟、做大做強環保產業的信號影響,瀚藍環境以11.95%的漲幅高居榜首。漲幅居前的還有蘇墾農發、大北農、天康生物和盈峰環境。
從資金流向來看,開年后北上資金增持個股11只。碳達峰、碳中和和農業板塊個股增持數量居多,科技創新、新基建和消費板塊則大多遭到北上資金減倉。天康生物的加倉力度最大,最新持股數為1055.37萬股,與年前持股數量相比增加了827.01萬股,增持股數量占總股本0.77%;其他加倉幅度靠前的個股還有聞泰科技、牧原股份、維爾利和正邦科技。
已發布業績預告的12只個股在2020年均實現盈利。凈利潤同比增長最高的是牧原股份,為357.94%。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2020年生豬銷售量與生豬價格同比大幅增加。而業績與去年基本持平的信維通信則是因為在公司無線充電、5G天線等業務快速成長的同時,公司經營受到了全球疫情、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匯兌損失等因素影響;并且在此情況下,公司仍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所致。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