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巨頭國壽、新華將共同發起設立500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消息成為當下A股市場的最熱話題。
根據最新公告,新華保險將與中國人壽分別出資250億元,即合計500億元共同設立私募基金公司。500億將投向哪里,一時間成為市場最大關注。
答案明確:投向A股。
國壽方面就此向財聯社記者第一時間進行回應,該基金擬投資于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并將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建倉時機,動態優化策略。
國壽還在回應中提到,作為大型壽險公司,與新華保險通過共同設立基金形式長期投資于優質上市公司,可以發揮雙方投資優勢,是進一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優化投資方式的一種創新和嘗試。同時,有利于發揮好保險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作用,拓展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實現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期限為10+N年,在10年期屆滿后,可以通過變更備案的方式進行延期,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后退出。
險企出資規模高達500億元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向二級市場,在業內實屬罕見。有業內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大險資的權益投資最優先考慮的是二級市場賺錢效應,此時入市,無疑釋放A股市場的底部信號,從運作期限上來看,500億資金運作時間超過10年,作為中長期險資入市,更彰顯穩定市場的“長錢效應”。
500億投向A股公司
根據11月29日公告,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分別出資25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名稱為鴻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億元。
同時,新華保險控股子公司新華資產與中國人壽控股子公司國壽資產分別出資500萬元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擔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公司名稱為國豐興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
兩大險資巨頭成立500億私募證券基金的消息成為今天晚間最大的熱點,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這釋放了兩個信號:一是險資將加大權益投資力度,在險資考核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拉長考核周期有利于向權益資產配置;二是,一般而言,大險資的權益投資最考慮的二級市場賺錢效應,這也釋放了抄底信號。
國壽方面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公司表示,該基金擬投資于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投資運作,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建倉時機,動態優化策略。
新華保險在公告提到,本次投資事項符合國家相關政策以及未來公司整體戰略發展方向,進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資產,優化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上述分析師認為,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投向指示也非常明顯,該私募基金或將在創新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助力國家經濟轉型產業發展。
業內熱議“險資長錢入市”
國壽在回應中披露了該基金的運作時間,基金期限為10+N年,在10年期屆滿后,可以通過變更備案的方式進行延期,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后退出。這意味著,基金運作帶來10年的長錢。
一直以來,中長期資金不足仍是制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數據顯示,目前A股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20%的水平。引導包括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成為“活躍資本市場”重要路徑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論險資是何原因,以何種形式參與到資本市場上,對于當下市場而言,都是利好。
此前,多家受訪機構也指出,險資與權益市場有天然的匹配度。一方面,保險負債具有長期性,從資產負債期限匹配方面來看,保險資金天然具有長期性,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短期流動性要求較低,具備投資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能力和條件。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可以為保險資金提供可靠穩定收益來源的“安全墊”型資產越發稀缺,在剛性負債壓力下,為避免利差損,保險公司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的要求更加迫切。
險資此前成立私募主要側重股權領域
前一次險資聯合成立大型私募基金要追溯到今年4月23日,11家國資壽險聯合設立九州啟航(北京)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這家私募基金規模達到339億元,出資方為深圳市深基啟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及11家國資壽險企業。背后11家壽險分別是: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招商局仁和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建信人壽、中銀三星人壽、農銀人壽、中郵人壽、交銀人壽。
九州啟航(北京)的投資范圍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今年7月瑞眾人壽成立,九州啟航(北京)股權投資為持股為60%的第一大股東,隨著今年11月,瑞眾人壽受讓華夏人壽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這一股權私募基金成立為了化解問題險企風險的初衷也得以浮現。不過,據悉,基金的出資險企或不參與后續處置企業的實際經營,僅屬于財務方面投資。
近年來保險資金在私募股權投資方面持續加大力度,國壽投資此前也曾表示,隨著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在基金策略及結構上的不斷創新,保險資金不斷加大對母基金、S基金、夾層基金的投資力度,投資能力不斷提升,與地方各級政府、頭部私募管理人、優質產業方的合作不斷加強。
通過直接股權投資和間接股權投資等方式,險資也是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重要力量。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險資投向證券投資基金金額為1.23萬億,投向長期股權的則高達2.34萬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總裁賈飆在今年9月的服貿會上表示,自主可控、科技安全、芯片半導體、新技術、數字產業化、高端裝備制造將是保險資管公司和保險公司2023年下半年最關注的投資領域。
相關閱讀:
接近人士:國壽與新華500億或投向高股息個股
國壽與新華擬出資500億成立私募證券引發熱烈討論,國壽回應稱將投向A股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另有接近人士指出,具體投向上可能首選高股息個股。這將是雙贏策略,一方面,高股息個股回報相對穩健,符合大資金保值增值特點;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對市場形成托舉。此外,當前險資入市有穩定市場、提振信心作用。(藍鯨記者 閆軍)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