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4日),A股放量上漲,三大指數全線飄紅,超4000只個股上漲,形成普漲格局。同時,北向資金凈買入近69億元。
// A股放量拉升 //
9月4日,A股高開高走,煤炭、石油、保險、有色等板塊大幅拉升,順周期板塊受到市場追捧,同時,政策利好的后勁也開始顯現。此外,北上資金大幅凈買入69億元,單日買入額創一個月以來新高。
上證指數收漲1.40%報3177.06點;深成指漲1.41%報10611.74點;創業板指漲0.85%報2118.03點,萬得全A總成交88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受上周五晚間證監會發布北交所政策利好提振,北交所股票全天表現強勁,北證50指數收盤漲5.92%,創歷史最大單日漲幅,成交額超35億元,同樣創歷史單日最高紀錄。
從個股具體表現來看,上漲公司數4100多家,漲停公司數49家,下跌公司數900多家,跌停公司數2家,市場呈現普漲態勢,人氣大幅回升。
9月4日,A股大幅上漲,除食品與主要用品零售板塊微跌外,其余板塊悉數上漲,其中,消費者服務板塊大幅上漲3.53%,位居首位;能源、保險、材料、電信服務、銀行、食品飲料等板塊亦漲幅居前,“煤飛色舞”行情再現。
// 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 //
9月4日,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68.85億元,單日金流入額創一個月以來新高。從近期北上資金變動趨勢來看,8月份,北上資金凈流出約900億元,9月首個交易日凈買入,本月外資動向值得期待。
凈買入方面,招商銀行凈買入額居首,獲加倉5.1億元;貴州茅臺獲連買,加倉4.83億元;五糧液凈買入額勇奪第三,獲加倉4.7億元。凈賣出前三個股則為寧德時代、長江電力、山西汾酒,分別遭凈賣出3.25億元、1.78億元、1.56億元。
// IPO“低速”運行,打新收益“火熱” //
8月份可以說是年內新股市場的 “分水嶺”。一方面,新股發行漸入“清淡”局面,另一方面,新股上市首日表現又即為“火熱”,形成極強反差。與此同時,證監會發文表示將階段性收緊IPO,或為后市新股帶來稀缺性溢價。
從目前新股發行安排來看,據Wind數據顯示,本周(9月4日至9月8日)共僅有3只新股申購,其中創業板2只,科創板1只。
可以看到,8月以來每周的新股申購數量呈逐步下滑態勢,目前已經連續5周單周的新股打新數量在5只及以下,這與此前單周少則7、8只,多則10余只的發行“盛況”形成明顯反差。
從新股上市表現來看,據Wind數據顯示,8月份共33只新股上市,按收盤價計算,新股首日平均收益率高達129.32%,創年內月度打新收益率新高。1-7月新股首日平均收益率僅40%左右。
8月上市的33只新股中,有9股實現上市首日翻倍,占比27.27%,盟固利更是在上市首日斬獲1742.48%的漲幅,位居年內新股首日漲幅榜榜首。此外,8月上市的固高科技、威力傳動、藍箭電子首日漲幅均超200%。
從新股破發情況來看,相比于今年3-7月動輒20%往上的破發率,8月份上市的33只新股中,僅有2股破發,破發率僅為6.06%。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表示,對于新股發行節奏,我們預期在收緊的總基調下,具體發行節奏也將會結合新政后二級市場的表現靈活調整。
對于新股上市初期漲幅的影響,則需要考慮多個因素的相互作用,預計二級市場交投更加活躍,新股溢價率或將隨之提升;此外,IPO發行收緊,有望帶來新股上市初期的稀缺性溢價。
// 機構預期市場有望逐步修復 //
展望后市,中信證券表示,政策近期密集出臺,后續料還會不斷加力,直至經濟走弱和預期轉弱的趨勢徹底扭轉。同時,市場基本消化了政策底及市場底后最后一輪賣盤壓力,當前市場底部區域特征更加清晰,風險收益比更佳,是積極入場的時點,市場將迎接“金九”行情。
中金公司認為,近期與經濟增長、房地產、資本市場改革相關的一攬子穩增長、穩預期政策密集出臺,直面市場關切,在積極信號催化下,A股市場初顯企穩跡象。
興業證券分析表示,當前,隨著各種積極信號不斷出現、風險偏好回暖,市場已經熬過了最困難的階段,后續有望迎接修復的曙光。隨著政策呵護加速落地、基本面和盈利均已處在底部并已出現積極信號、微觀資金環境改善、風險偏好回暖,市場有望繼續修復。
招商證券判斷,當前A股面臨的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全面改善,9月市場將會延續8月底開啟的反彈趨勢,全年“N”型走勢的最后一筆終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