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組成部分。證監會將修改若干與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相關規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5月2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規范大股東減持行為是市場基礎制度的重要部分。
新聞發布會問答環節
問:市場反映,少數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以及對公司經營管理有影響力的股東清倉式減持、斷崖式減持等現象引起廣泛關注,對市場穩定運行造成一定的沖擊。對此,證監會有何評論?
答:規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組成部分。自2016年1月發布實施《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以來,我會在監管工作中一直持續關注相應的效果及問題。總的來看,《若干規定》在規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促進上市公司穩健經營、回報中小股東,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此,我會高度重視,專門組織力量進行了研究評估。近期,在總結前一段實踐經驗和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我會將修改《若干規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將完善相應的交易規則,引導上市公司有關股東減持行為規范有序進行。
經濟學家韓志國發文稱,證監會發言人今天宣布,將修改大股東減持的若干規定:鑒于大股東減持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證監會和交易所將對大股東減持規定做出修改。毫無疑問,這是市場監管向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但在新的規范意見岀臺前,應全面凍結大小非減持,以防止孤注一擲套現沖擊市場。
證監會將修改減持規定的影響思考:1、對市場肯定形成正面積極效應,次新股利好效果最大,因為影響最直接!2、修改意見出來前敢于抓緊減持的公司,肯定政治錯誤,同時這樣的公司也等于直接宣布基本面不過關,但負面影響肯定要小于對市場的整體正面影響,聰明且好的公司應該咋做不用我多說了!3、具體細節還沒出來,細節超預期與否決定未來對市場正面影響的力度!4、不管如何,這消息對規范中小創公司引導真正成長公司的價值挖掘和發展有利,對中小創,尤其次新版塊的行情展開是實質性做多的導火索!
自4月中旬以來,A股大盤持續下行并跌破3100點,多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東減持。數據顯示,2017年1月1日至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計被重要股東減持了49.08億股,合計減持金額為750.96億元。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上述減持中,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東清倉式減持。
統計數據顯示,有170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金額過億元,其中,有3家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金額總和皆超過10億元。此外,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減持中,有67家公司被重要股東減持股數超過1000萬股。
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統計數據發現,在2017年1月1日至5月22日期間,有56家上市公司遭到實際控制人的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103家遭遇重要股東減持的上市公司中,也有個別公司遭到控股股東清倉式減持,其主要減持股份來自于公司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資產管理計劃所持股份。
以龐大集團為例,公司公告顯示, 2016年6月17日至2016年7月5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龐慶華控制的長城資管計劃增持公司股份1.07億股,占總股本的1.60%。因長城資管計劃將到期,長城資管計劃于5月17日減持1.07億股,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本次減持后,龐慶華在公司股東大會上合計控制占公司總股本35.1%的表決權。
而在上述公司遭重要股東清倉式減持的103家公司中,除了公司實際控制人因資管計劃到期減持外,還包括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資管到期減持的情況。
以歐菲光為例,公司曾于2月28日晚公告稱,公司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于2017年3月1日到期,2月27日及2月28日通過大宗交易賣出1289.5萬股,均價為33.27元/股,總金額為4.29億元,減持的估值達到近50倍市盈率。
公告顯示,該員工持股計劃自2015年9月14日至2015年11月4日完成增持計劃,增持均價19.07元/股,耗資近2.46億元,本期持股計劃自買入完成后鎖定一年。
從上述可見,歐菲光員工持股計劃非常成功,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得了近75%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員工持股資管到期減持前期,公司曾發布業績喜訊稱,公司2016年1月份至12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67.48億元,同比增長44.6%,光學光電子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8.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6億元,同比增長53.89%。
業績利好發布后,歐菲光員工持股資管到期并清倉式減持后,公司股價一度大跌,遭到投資者質疑。有業內人士認為,公司放出業績利好后,讓員工持股計劃減持,有利用好消息出貨的動機。
對于此次減持,歐菲光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解釋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對二級市場并無影響,減持也是因為資管產品到期,做法并未違規。
對于此次減持,效果如何還需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