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康龍化成自成立以來直專注于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構建了獨特的藥物研究、開發及生產CRMO服務平臺,業務涉及實驗室化學、生物科學、藥物安全評價、化學和制劑工藝開發及生產和臨床研究服務等多個學科領域的交叉綜合。
據了解,康龍化成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用于杭州灣生命科技產業園——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基地項目。據了解,改項目預計建設期為5年,建設資金根據項目實施計劃和進度安排分批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達到了4.7億元,其中銀行存款有4.62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康龍化成2014-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11.28億元和16.34億元,同期凈利潤為2099.46萬元、2.17億元和2.35億元,三年內復合增長率高達18.43倍。
另外,2014-2016年康龍化成享受的稅收優惠分別為655.37萬元、3231.21萬元和5258.87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67%、36.92%和34.52%。
康龍化成表示,公司的業務經營需要足夠數量的合格研發技術人才,2014-2016年營業成本中人工成本的比例分別為49.62%、49.36%和
50.54%。康龍化成稱,近年來,國內醫藥市場勞動力成本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未來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發行人的業務經營和盈利能力將受到不利影響。
招股書還顯示,康龍化成股權結構分散,單一股東的持股比例均在30%以下,不存在控股股東。發行人無任何一方股東可以單方面決定股東大會決議,亦無任何一方股東可以基于其提名的董事單方面決定董事會決議,因此發行人不存在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