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期中在“B股開放的威力”一文中,你們把“主動搏擊風浪”改成“還是主動休息最安全”這不是我的觀點,我一直認為,下跌,尤其是急跌的時候用不著害怕。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是我基本的操作方法。只要跌出了足夠的空間就可大膽介入,而且獲利很容易。如22元多的億安科技、35元的隆平高科、除權后的云大科技等,哪一個不比抱住龍頭寶鋼要強呢?這一段時間我一直是在對大勢看空,而對個股又不做空。有人把股指跌到1700點看成是股災,我還是說那是一個同志的進二退一的正常位置,跌破了也不過份。才跌了200點就想回頭,反轉?等著吧,管理層還會舉起鞭子,把股指抽回去,只是兩會不愿理你們,也可能B股打開漲停板之日,就是A股反彈結束之時。 寶鋼這一航母,是機構在5.60元左右接盤嗎?我看更像是英勇的散戶堵槍眼,其它大盤績優股的走強是不是在掩護有的寶鋼開始股的主力出貨?這次下跌中,那樣一桿子插到底的個股經過適當整理后反而是今年的希望所在,其中有的是L的走勢,有的呈N形反轉推形,而對那些沒得跌的個股就是吹出了花也不要去碰它,銀廣夏“有點像回光反照,馬鋼的走勢是否有點與億安科技類似,如果市場再出現2元多的股票,首先還得是馬鋼。說來也怪,自春節后開始,我的思維好像來了個180度的大轉戀。想轉都轉不回去,對于藍籌股、績優股的認識不再癡迷,市場上績優股的市盈率都在20倍左右,看來來重低估,但是看看這些企業卻失去了業績高產長的想象力,企業的經營也會有周期現象,如果已經維持了3-5年的高增長,進入增長減緩或是業績滑坡階段,那么是否和股市一親戚,頭部已現?(五糧液、蘭?股份等),可反過來看看一些符合退市條件的ST、PT們,有不少逐年減虧,走出最低谷,退市未必是壞事,沒有了干擾,沒有了股權的頻繁變更,更有利于踏踏實實重組,這里有一個驕兵必敗,衰兵必勝的道理在里頭。 還有現在到底應該對高科技概念怎樣定義,那些人人都會做,競爭激烈行業還算不算高科技?我想如果是在愛迪生那年頭,吹燈泡的肯定是最高的科技;等著鋼的生產線建成了,也沒準幾到了DNA計算機時代,真正的高科技應該是我們的優勢項目,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是具有壟斷技術的生產工藝。 我今年的操作紀律之一不做自己推薦的股票,也盡量不做散戶推薦的文章,比如最近我忍痛將隆平高科換成了亞華物業(9.40),上周四(3.1)買入深發展1000股(13.50元)。周五(3.2)又干了一件有違常理的事兒,以3.99元買入PT農商社500股,我的準備是這2000元錢不要了,買的就是摘牌,2000元錢可以很容易的在操作中賺回來,而PT農商社就一旦暫做交易后有資格復牌,將鳥雞變鳳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