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O申請審核速度加快的同時,被否公司的數量也大幅增加。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止到9月15日,發審委共審核通過了307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否決了52家。同時,還有9家企業暫緩表決(其中,3家二次上會獲得通過),8家取消審核。
業界認為,IPO常態化與發審趨嚴態勢的“雙確立”印證了監管部門對于IPO“堰塞湖”的治理思路。被否企業數量大幅增加,表明首發企業沒有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
同時,今年以來IPO申請被否企業數量的大幅增加,是新股發行從嚴審核最直接的體現,符合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取向。長期來看,新股發行審核嚴監管的口徑不會出現松動。可以預期的是,在從嚴審核的狀態下,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企業的IPO申請被否。
值得關注的是,9月13日,創業板發審委一天之內否決了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刷新了7月12日一天否決3家企業IPO申請的紀錄,成為2015年IPO重啟以來,否決IPO申請最多的一天。業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偶發現象。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IPO企業嚴格審核是必然的。
在上述52家被否的企業中,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數量達到了32家,占比為61.5%。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門檻相對較低,部分企業急于上市而忽略了上市后企業的成長性,而成長性正是審核重點之一,因此企業被否概率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被否企業的情況來看,盈利能力依然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之一。以9月13日被否的4家企業為例,比如,對于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沃特瑪既是公司第一大客戶又是第一大供應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說明沃特瑪對公司后續經營的重要性;從銷售和采購的角度分析,公司的生產經營對沃特瑪是否存在依賴。對于智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收購行為對報告期內盈利能力的影響,后續經營的主要瓶頸。對于世紀恒通科技(300374,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電子優惠券和車友助理業務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對于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業務增長緩慢的原因。
據了解,對于新股審核的問詢,下一步還將細化、嚴格。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證監會繼續按照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堅持問題導向,完善IPO現場檢查等工作機制,依法嚴格審核、嚴格監管,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防止企業帶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