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5月23日,公司發布關于將下屬兩家全資子公司協議轉讓給關聯方的關聯交易公告。其中,公司擬將持有的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華南有限公司和山煤國際能源集團忻州有限公司的各100%股權分別轉讓給山煤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和山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點評:
剝離虧損物貿業務,輕裝上陣:公司2014-2015年虧損來源為物貿板塊,主要因青島德正系百億騙貸案件所造成的壞賬所計提的大額減值準備。
物貿板塊的虧損不僅拖累業績,同時惡化公司資產負債表質量。本次資產剝離前,公司已經剝離了7家虧損資產。按公告數據,此次剝離2家不良資產將為公司減少約2.7億的業績負擔,未來輕裝上陣。
煤炭業務基本面良好,內生成長可期:公司業績貢獻主要來自煤炭業務,據2016年年報,煤炭業務主營毛利占比93.94%。首先,公司煤炭業務成本控制優勢大,2016年實現原煤完全成本127元/噸(-4.51%),同比降低6元/噸,測算成本控制貢獻利潤2.4億元左右。另外,受益行業景氣恢復,預計2017年煤炭價格中樞較2016年有較大幅度抬升。第三,公司內生產能有望增量約420萬噸,其中,公司在建產能約360萬噸,新投產項目有望釋放60萬噸。
有望受益山西國企改革:山煤集團為山西省七大煤炭集團之一,根據梳理,按核定產能口徑,集團還有795萬噸產能具備注入條件。公司作為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平臺,未來資產注入可期。另外,山西國改有望持續催化山煤集團資產證券化。根據《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本年度山西政府承諾將出臺國資改革方案,全面啟動省屬國有企業改革。
投資建議:公司為山西國改主題標的,不良資產持續剝離,內生業務成長性可期。上調至“買入-A”評級,預計2017-2019年EPS分別為0.52/0.52/0.65,6個月目標價5.50元。
風險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山西國企改革進度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