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由于行業景氣等原因導致公司畜禽料4-5 月增速下滑,但水產料仍是公司二季度業績增長的“定海神針”:整體看由于魚價在13-16 年持續低迷,供給量逐步下降,去年三季度洪水又將大量塘養魚沖走導致今年春季供給嚴重不足,此外,16 年底-17 年初的暖冬和17 年海洋禁捕期延長1-2 個月,對淡水魚價均產生積極的影響。魚飼料的投喂量是根據魚塘內魚體重1-4%來確定的,因此水產飼料銷售有兩個基本變量:1)魚價,魚價高,農戶加大飼料投放量以加快魚的生長,提升出塘速度,2)存塘魚的總重量。因此,近期魚、蝦走高,加上華中、華東立體養殖的加速普及對水產飼料銷售也是正面拉動,但目前塘里的家魚多半為小魚,體重有限,故我們認為二季度水產飼料銷量增速預計穩定在22-28%之間。
公司認為整體生豬存欄還是會呈現趨勢性向上增長的態勢,同時加大力度在華北地區銷售以及東北地區與本地小廠開展合作模式,后期豬料銷量增速回升是大概率事件;禽料方面,預計三季度家禽養殖可能走出低谷,更重要的是,禽料由于本次洗牌后市場格局更好,單噸利潤會有提升;水產料方面,魚價利好仍存,體重增加導致投喂量將顯著改善。5 月末開始,魚蝦大量上市,價格或將回落,但養殖戶仍將持續高盈利時代:以草魚為例,目前價格8-8.5 元/斤,成本只有4.5-5元/斤,就算價格跌至6.5 元/斤,仍然有很好的盈利,所以價格對水產飼料的正面效應將會持續;其次,三季度存塘魚體重增加,對飼料銷售形成正貢獻(16 年同期基數也較低)。而高端的膨化料、特種量銷量有望維持高增長,公司也積極在四川、貴州等地布局新產能,多點開花開動水產料量利齊升。
服務營銷向縱深發展,魚苗、潔水劑是飼料銷售的好抓手。公司在業內率先推廣服務營銷概念,但如今同行都開始做服務,公司正積極嘗試服務從廣度轉向縱向深入的變化。之前走服務的廣度,下設各種服務站。后來發現口碑效應很重要,很多散戶會跟隨大戶,所以這些年開始重點針對三戶,粉絲戶、重點戶、潛力戶、示范戶,重點意味著增加服務深度增加(根據水域面積、使用海大飼料的總量和持續性等)。
中長期看,海外拓展、特種水產料、生豬養殖是業績增長的3 個亮點。1)海外:16 年海外地區水產飼料銷售20 萬噸,17 年前四個月增長50%以上,17 年計劃銷量30 萬噸。東南亞市場本土企業少,需求增長快,毛利率顯著高于國內,公司只要有產能,就不擔心銷售。目前公司在越南等地每年建設2-3 個工廠,建廠速度由于當地勞工原因偏慢,但增長空間很大:首先,東南亞(除泰國)蝦料市場已達到80-100 萬噸規模,未來有望突破200 萬噸,是國內的一倍。受制于產能,目前公司市占率只有15%,遠低于國內的40%。其次,公司畜禽料海外拓展也開始起步,16 年銷量2 萬噸,全年目標10 萬噸,17 年海外飼料銷售總計有望達到40 萬噸。另外,17 年開始,公司計劃進軍中南美(厄瓜多爾,蝦料)和印度市場,開拓新藍海!計劃18-19年,海外飼料銷量達到60/80 萬噸;2)特種飼料:消費升級和多元化推動以海鱸魚、小龍蝦為首的新一代水產品銷量爆發式增長,公司高毛利特種料有望維持30-50%的復合增速;3)生豬養殖:預計公司17-19 年生豬出欄規模分別為45/75/110 萬頭,到2022 年達到500 萬頭。公司目前重點在擴大母豬、仔豬規模,也開始籌劃在廣東以外的地區建設核心種豬場,一旦種豬上規模,后期生豬出欄放量會非常快。
投資建議:積極配置,尤其是出現調整的情況下。公司亮點在三季度,如果因為市場對二季度較高的預期沒有兌現而股價出現調整,那正式很好的買入時點!保守假設公司全年飼料銷量900 萬噸,其中水產料250 萬噸(同比增長22%,全年超預期可能性很大),豬料150 萬噸(同比增長28%),禽料500 萬噸(同比增長25%,有難度,但對凈利潤影響低),預計公司17-19年凈利潤11.98/14.98/18.43 億元(維持原盈利預測),實現EPS0.78/0.97/1.2 元,對應PE23/18/15X。給予18 年25X 估值,對應1 年目標價24.25 元,維持“買入”評級。(原標題:海大集團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