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截至2017年10月31日,滬市136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報。數據顯示,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滬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態勢正在形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新興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全年穩中向好的總體格局已經確立。
一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實體經濟增長內在質量顯著提升。經統計,滬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67萬億,同比增長17.67%,實現凈利潤2.04萬億,同比增長16.68%,近六成公司實現增長。其中,實體經濟穩定增長,非金融業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08萬億,凈利潤0.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9%和39.52%。尤為可喜的是,扣非凈利潤6778.6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7.00%,顯示實體經濟增長的內在質量大幅度提升。經濟活,金融活,金融行業總體經營保持平穩。銀行資產質量普遍好轉,工農中建四大行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較年初下降約0.02到0.4個百分點;保險行業業績大幅增長,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601601,股吧)、新華保險(601336,股吧)四大保險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091.1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
二是傳統周期行業表現亮眼,健康文化消費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前三季度,在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適度擴大總需求的政策推動下,供給側傳統產業業績大幅改善,煤炭、鋼鐵、有色等周期性行業共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29萬億和0.14萬億,同比增長38.82%和216.21%。消費需求端,大健康、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醫藥制造業共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491億和312.61億,同比增長9.53%和20%。文化、傳媒等行業持續增長,共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188.09億元和24.81億元,同比增長15.78%和10.03%。
三是高端制造有所突破,綠色產業持續增長。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推動下,先進制造、高端制造、等行業公司積極推進技術變革,新動能蓬勃顯現。航發動力、四創電子(600990,股吧)等航空發動機、雷達等高端制造行業公司凈利潤增速達到20%以上。綠色環保行業表現出色。從事固廢處理的偉明環保(603568,股吧)凈利潤增速為47.26%,從事土壤修復的高能環境(603588,股吧)凈利潤增速高達71.89%,反映經濟發展的包容性和協調性明顯增強,奠定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