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利益動機】公司在2016年連續出員工持股計劃,兩次員工持股合計投入近7億元,持股3.3402%。持股均鎖定3-5年,2019年1月至2021年分批解鎖。三期員工持股規模5億,絕大部分由幾個高管買入,其中認購最多的為董事長兼實控人于德翔,1.6億元參與,其余董事、副總裁等均于6000萬至4000萬元資金參與。由于股價持續下跌,這些資金悉數被套。以目前約13元附近股價測算,董事長浮虧超5840萬元,執行總裁屈東明浮虧超2190萬元,副董事長宋國峰等浮虧超1460萬元。······
【運作路徑】特銳德以智能制造(戶外箱式電力設備為主、戶內開關柜為輔)、充電生態網(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板塊)、新能源微網(潔能+儲能+智能)等三大業務為主。公司以往主要供應鐵路變電站市場,2015年因鐵路市場不景氣業績下滑,以6.9億收購從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為主的川開電氣,并購后成為公司一大重要利潤來源。2016年和2017年,川開電氣分別實現凈利潤8899萬元和7283萬元,兩年合計實現16182萬元,超業績承諾完成。
【運作路徑】借助并購川開電氣的契機和在充電生態建設的持續推進,公司近兩年的盈利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目前電氣設備企業行業平均PE40,考慮到公司137億市值,以PE35對傳統業務估值約105億,即約32億為對充電樁運營商的估值。而據公司實際控制人表示,1年公司在充電樁投入就達30億,目前對充電樁運營商的估值應該是低估了。
【運作路徑】依靠在電氣裝備的技術積累,公司在2014年起就開始布局充電樁領域。在過去3年,公司與多個合作方合作建設大量的充電樁。截止2017年底,全資子公司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累計成立子公司84個、項目落地城市277個,投建充電樁約19萬個,上線運營約12.5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近10萬個,充電網格局基本形成。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公司在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投建及上線運營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運作路徑】國家政策支持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而作為配套的充電樁也獲政策支持,自2010年起,充電樁的建設呈現爆發式增長,復合增長率為124%。基于堅信充電網是未來電動汽車充電的唯一解決方案,特銳德近年來持續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投資,近期公司與巨峰科創、交銀國信擬募集10億投入充電樁建設投資,未來還將保持大資金投入,以保持公司充電網絡的優勢。
【運作路徑】作為首家接入百度地圖的充電運營商,特銳德與滴滴、國恩股份、五菱工業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北汽、長安、金龍、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行業知名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其中,車企6家、電池企業2家、政府投資平臺18個、公交集團8家。公司用"合作分享"的理念,與各界優秀企業進行跨界融合、創新合作,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生態,從而把落地城市打造成"充電網生態合作平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公司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特來電減虧趨勢明顯,未來將有機會很快迎來業績拐點。
【運作路徑】隨著后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充電樁利用率將會提高,公司成本將持續降低,運營效率將更合理。除自建大數據平臺外,公司在2月還和滴滴出行合作,雙方合資小桔特來電公司。借助滴滴這類互聯網平臺,一方面可提供充電數據,補全出行大數據,另一方面線下大量充電停車位信息,對后續發展分時租憑等均有較大意義。相信目前與滴滴的合作只是開始,公司與滴滴合作應還能產生更多的商業應用場景。
【投資建議】公司擁有全國最大的充電樁網絡,對產業意義重大···建議···(完整建議請查看研究報告原文)。
【風險提示】充電樁運營商盈利模式還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