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最新消息,科創板將是資本市場的歷史性創新。
近一個月來,市場上關于科創板的討論不絕于耳,消息稱監管層日前召集四家券商就科創板的制度設計進行小范圍溝通。券商中國記者從熟悉內情的投行人士處獲悉,草案討論的上市標準初步按市值劃分6種情形,可選指標包括凈利潤、研發收入、現金流、營收等。最關鍵的是盈利要求能否打破?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投行認為,《證券法》中對企業“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的判斷需要重新作出合理的判斷和界定。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大制度創新,科創板同時也為投行帶來新的業務機遇,目前已有大型投行摸底篩選項目,考慮到科創板企業的高科技特性,準備重啟招聘多儲備一些理工科背景的投行人員。
傳科創板草案討論6種上市指標
近期關于科創板的傳言滿天飛,就目前傳出的信息來看,均聚焦于科創板企業的上市條件和標準。據了解,上周五證監會、上交所召集了幾家券商,就關于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安排進行小范圍溝通。某券商投行高管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科創板面向的企業是在當前制度框架內無法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對標納斯達克和聯交所。
據了解,納斯達克是采用分層制度,設置了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這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還在每個層級中提供了不同上市標準、供企業自行選擇。
這意味著,企業只要在盈利、凈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無須所有指標面面俱到。(詳見券商中國2月28日報道《虧損37億愛奇藝赴美上市!京東也是虧損上市,納斯達克掛牌標準有哪些》)因此,科創板的上市標準將參考這些成熟市場的上市條件,綜合考慮市值、收入以及特定行業的指標,比如創新藥企業的臨床進程等。據消息稱,科創板草案可能會設置六個上市標準,按照不同的市值對應不同指標,分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