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平安保險委托投資部總經理盧安平在微信朋友圈向老東家平安致敬!盧安平轉發了他5月12日在第四屆機構投資者峰會上的演講《投資路上我們都是青年》一文,并附上點評。
點評如下:“謹以此文向老東家平安致敬!平安是偉大公司!京滬奔波了四年,基本上每周往返,雖然辛苦點,但是快樂而充實。既能工作與家庭兼顧,還可以每周兩場足球,周中上海一場,周末北京一場,難忘的體驗!回北京了,加盟鵬揚基金管理公司,開啟新的征程。辦公地點復興門中化大廈,歡迎朋友們來訪!”

盧安平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到鵬揚基金將擔任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投資官,將主要分管股票和多資產策略。鵬揚是家創業公司,有著更符合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機制,自己家在北京,這是加盟鵬揚的主要原因。
作為以固定收益聞名的鵬揚基金,盧安平的加盟將大大增強公司在股票等權益方面的實力,這也正是盧安平加盟后發展的方向。在投資界,盧安平是位管理大資金的“老司機”,在平安保險之前,還曾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工作十多年,期間社保和平安取得了優異的投資業績。
據盧安平自己所說, 2013年從社保基金理事會到平安集團之前,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社保基金境內二級市場股票組合的年均復合回報為33%,境內二級市場固收組合的年均回報為8%。2013年加盟平安集團后,擔任平安保險委托投資部總經理,最近三年,平安壽險的境內二級市場股票組合年均復合回報為30%,境內二級市場固收組合年均回報為9%。
據了解,鵬揚基金在業內被稱為首家“私轉公”公募基金,在公募數量進入100+的時代,公司大股東、法定代表人楊愛斌希望走出一條以債為基礎、大力發展“固定收益+”的特色化發展路線,他希望實行徹底的人才市場化方案。
鵬揚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是首家“私轉公”基金公司。公司創辦人楊愛斌,曾任平安保險組合管理部副總經理、華夏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后來創立私募公司北京鵬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而后又成為業內首家“私轉公”轉身公募。
公開資料顯示,現在鵬揚基金最新的股權結構是楊愛斌持股52.291%,上海華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2.784%,依然分列鵬揚基金的第一、二大股東,新增持股方宏實資本持股比例為4.925%。
對于鵬揚基金的發展,楊愛斌曾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一是在產品線上,公司未來仍將以債券投資為核心,發展公司的多元化產品策略,以后不僅有量化對沖策略、被動指數化策略,還會發展積極股票策略、新三板策略等,以“固定收益+”的多元化策略布局市場,適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另一方面,在發展路徑上,鵬揚基金將爭取在3年內實現千億級的管理規模,力爭5年左右完善公司的產品業務線并掛牌上市,在公募業內占得一席之地。
在人才激勵方面,楊愛斌希望實行徹底的人才市場化方案。他對公募基金的人才激勵問題深有感悟。他認為,公募行業當前力推的事業部制并非解決人才激勵問題的靈丹妙藥。一方面,事業部制簽約多則3-5年,少則1年,這樣的考核容易導致業績短期化;另一方面,同時推行多個事業部制會分割公司內部資源,無法形成投研合力。楊愛斌提出,徹底的人才市場化做法應該是股權激勵。“鵬揚基金未來的股權結構中,預留了20%以上的股份激勵公司的核心骨干和優秀投研人才,把公司的優秀人才變成公司的股東,分享與公司共同成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