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披露,滬港深基金在上半年的布局浮出水面,特別是滬港深主題基金在港股投資上的謀篇布局顯露。中國證券報記者粗略統計數十只名字中帶有滬港深字樣的權益類基金發現,雖然二季度港股市場局面日趨復雜,但是滬港深基金在港股投資上還是保持了較高熱情。在具體的港股投資上,滬港深基金以抱團吉利汽車、騰訊控股等個股為主,但也不乏部分產品有著自己的獨門股。
滬港深基金重倉“押注”港股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財匯大數據終端查詢發現,今年二季度,公募滬港深基金在港股上繼續深挖港股市場的機會。數據顯示,從1月3日到6月30日,恒生指數上漲16.48%,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2.55%;按照Wind的分類,權益類滬港深基金共81只,其中71只基金在第二季度錄得正收益,占比近九成。
查閱二季報資料發現,在港股市場持續較好走勢的背景下,部分滬港深基金在港股投資上“下重注”,其中不少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為港股,如博時滬港深成長企業、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工銀瑞信滬港深和廣發滬港深新機遇等。以華安滬港深通精選混合為例,該基金的前十大持倉股中,有8只為港股,包括騰訊控股、吉利汽車、招商銀行H股、中銀香港、廣匯寶信、中國平安H股、中國聯通H股以及旭輝控股集團。
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股票基金的前十大持股中,同樣有中國移動、電能實業、中國電信、長和、騰訊控股、港股廣汽集團、中國電力、中國財險8只港股。二季度凈值增長率領先的東方紅睿華滬港深的前十大持股中則有吉利汽車、安踏體育2只港股,另外有伊利股份、美的集團、海康威視、中國平安、復星醫藥、福耀玻璃、海大集團、三環集團8只A股。
抱團投資與獨門共舞
滬港深主題基金過去一段時間不配置港股一度成為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此前,證監會向各公募基金公司下發《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明確要求,基金名稱如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應當將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80%以下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名稱不得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雖然滬港深基金二季度在港股投資上繼續謀篇布局,但是有部分基金產品在股票的整體倉位上顯示出有所控制的態勢。6月末倉位達到90%以上的有廣發滬港深新機遇、寶盈國家安全戰略滬港深、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富國研究優選滬港深和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等基金,但與此同時,大部分的股票倉位相比一季度末都小幅下降。
滬港深基金在港股投資上同樣是抱團取暖,騰訊控股、吉利汽車、新華保險、中國平安H股、北控水務集團、中銀香港、招商銀行H股等出現在不少滬港深基金的前十大持股名單上。與此同時,記者也發現,滬港深主題基金前十大持股中,還有不少產品有自己的獨門股,包括龍源電力、萬洲國際、綠城服務等成為部分滬港深基金重點布局的對象。
對此,公募機構人士認為,隨著相關政策規定的落地實施,部分滬港深基金已經加大了港股投資力度,但是當前港股市場走勢漸趨復雜,一些機構在加大投資的時候仍是相對謹慎。對于港股“抱團取暖”的問題,公募基金對收益的期望、滬港深基金的投資人結構以及港股市場的不同“玩法”等因素決定了滬港深基金在持股上的態勢。
招商基金陳劍波:“漂亮50”行情料延續
□本報記者 姜沁詩
今年A股“一九行情”分化明顯,在多數股票陷入低迷之時,“漂亮50”走出一波逆勢上漲的行情,成為市場熱詞。在這波大藍籌行情中,上證50指數表現不俗,截至7月21日,年內漲幅高達15.41%,而同期上證綜指、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4.33%、-13.86%。Wind資訊顯示,發布于2012年6月6日的央視財經50指數,年內同期漲幅已近25%,大大超越了上證50指數。
招商央視財經50指數基金經理陳劍波表示,“漂亮50”是全球股票牛市行情的一部分,技術面上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已經走出一個慢牛通道,后續“漂亮50”行情或將持續。而與金融行業占絕對主導位置的上證50指數相比,央視50指數的行業分布更為分散,市盈率更低,成長性更強。
自2016年11月份至今,央視50指數、上證50指數與創業板指數之間的背離越來越大,漲跌幅相差近40%。陳劍波認為,這種“剪刀差”一方面與經濟下行預期、資金面緊張情況下,市場傾向于尋找相對確定性機會有關;另一方面,監管政策調整下去杠桿、IPO加大供應、兼并重組受限等因素對小股票形成沖擊,加入MSCI等外資配置偏好也使得大盤藍籌股的吸引力提升。
對于今年十分火熱的“漂亮50”,市場目前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有人認為央視50指數比上證50指數更加符合“漂亮50”的要求。對比兩個指數,陳劍波認為,從行業上來看,上證50指數中金融行業占絕對主導位置,比重達到64%,央視50指數的行業分布更為分散,覆蓋了21個申萬一級行業,除了金融行業占比達到34%外,家電、食品飲料、電子、醫藥生物等消費和成長類行業占比也相對較高;從市值來看,上證50和央視50指數都以大市值股票為主,上證50指數在平均總市值和平均流通市值均高于央視50指數成分股;從估值來看,央視50的市盈率較上證50更低,市凈率兩指數差別不大。
“按‘漂亮50’的定義,應該是有盈利增長穩定的特點,是優質成長股。”陳劍波表示,和上證50比,央視50在編制方法上就強調從“創新、成長、回報、治理、責任五個維度設計指標評價體系”,五個維度等權,從而使得央視50成分股里面金融股少了,有了更多具有成長特征的其他行業藍籌股。近年來金融行業利潤增速持續下滑,安全但不一定漂亮,央視50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兼顧安全和成長。此外,回顧美國當年的“漂亮50”行情,多數經歷了歲月磨煉的持續成長公司屬于貼近消費大眾的公司,它們的產品或服務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央視50里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消費類公司,權重占40%,相比之下,上證50里的消費類公司權重只有10%。
對于后市,陳劍波認為,從短期來看,前期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等發生重大轉變的概率不高。“漂亮50”技術面上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已經走出一個慢牛通道,后續“漂亮50”行情或將持續。市場關注點仍將集中在具備估值優勢和業績確定性的領域,也有風格擴散的可能,但大概率也會在之前風格基礎上受賺錢效應的影響進行擴散。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