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公募基金清盤速度大大加快,短短1個月時間已經有多達14只宣布清盤,創出月度新紀錄。本月清盤的大提速使得今年以來清盤基金數已經猛增至32只,超過2015年全年的31只清盤數,刷新歷年新高。由于目前迷你基金數量眾多,管理人處置壓力不斷增大,預計全年清盤基金數可能逼近50只大關。
7月基金清盤大提速 全年已創新高
即將過去的7月毫無疑問是公募基金的清盤季。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本月進入清盤期、提示清盤風險和公告清盤表決的公募基金達到了14只之多,成為清盤最為密集的月份。特別是在上周,從周一到周六的六天時間里,便有創金合信尊利純債、海富通瑞益債券、廣發新常態靈活配置、華夏鼎誠債券和融通通弘債券等5只基金宣布召開持有人大會對終止合同進行表決,另有博時聚享純債基金因“已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本基金終止條款”而從7月28日起進入清算程序直接清盤。
回顧整個整個7月份,基金清盤大提速的趨勢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整個上半年,加上5只到期清盤的保本基金在內,實施或公告清盤的公募基金也不過18只,而7月份1個月便已猛增到14只。從7月份清盤的14只基金的特點看,幾乎全部是二季度末規模已經很小的迷你基金,這些基金多數在上半年發生了巨額贖回,凈值規模不足千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如7月24日公告對清盤進行表決的創金合信尊利純債債券型基金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凈值規模只有14萬元多一點,7月25日公告清盤表決的海富通瑞益債券型基金二季度末凈值規模只有134萬元。
據記者從業內得到的反饋也解釋了清盤提速的原因,由于目前迷你基金數量眾多,不少屬于機構定制債券和混合產品,轉型難度大,越來越多的基金管理人在向監管層提交的報告中提出了清盤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7月份公告清盤的基金數猛增,使得今年以來公告清盤的基金數增加到了32只之多,一舉超過2015年的31只,刷新歷年新高。而今年接下來的5個月,還有四只保本基金到期大概率清盤,另有眾多規模長期低于5000萬甚至1000萬元的基金亟待處置,如果清盤速度繼續加快,預計全年實質退出公募舞臺的基金數將達到50只左右。照此估算,從2014年首只公募基金清盤到今年年底,將有約100只基金以清盤的方式退出公募市場。
機構撤資 定制基金“突然死亡”
7月份基金清盤力度為何驟然加快?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兩年基金行業集中發行了過多的機構定制基金和風格不明的絕對收益基金,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業績不達預期,這些基金遭到機構的大額贖回,導致大量空殼基金產生,在委外定制基金監管趨嚴的情況下,這類基金很難通過找到新的機構接盤續命,清盤似乎成為主要出路。
迷你基金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從二季度末基金規模數據可以得到答案。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截至6月底,共有260只公募基金凈值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屬于典型的迷你基金。從成立時間看,有140只為近兩年內成立,特別是2016年成立的達到78只,今年以來成立的有29只,這類基金的共同點是單一機構占比較高,一些產品在成立之后某個時間點突然遭遇巨額贖回,規模從數億乃至數十億元猛跌至幾千萬甚至幾百萬元,可以說,機構的撤資導致了這類定制基金“突然死亡”。
這種機構巨額贖回的情況在股災之后的兩年內時有發生,這可以從基金凈值的非投資性異動看出。
就在上周,又有新華鑫豐、中融鑫思路、招商睿乾和招商招元純債等4只基金發生了明顯的大額贖回,導致新華鑫豐7月26日單位凈值異常上漲了69.92%,中融鑫思路7月26日單位凈值異常上漲了56.59%,招商睿乾和招商招元純債單位凈值上周分別異常上漲了23.19%和15.93%。隨著大額資金的撤出,這些基金規模大跌幾乎不可避免,甚至淪為空殼基金。
由于規模僅剩幾千元甚至幾百萬元,這類空殼基金的運作成本高昂,而且在投資上已經很難操作,如二季度末規模最小的一只基金系純債基金,二季報顯示,該基金并沒有投資債券,只持有現金類資產,而按照相關規定,債券基金配置債券類資產的比例不得低于80%。因此,對于遭到大額贖回的空殼基金,及時清盤似乎成了唯一可選的道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