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雖說經過去年以來的“洗禮”,大家對基金凈值一夜間大幅飆漲這種事,已經見多不奇怪了。不過,當看到凈值漲了1倍以上的,應該還是會忍不住心潮澎湃。
上周三(8月9日)凈值從1.0231元狂飆至2.2280元、漲幅高達117.77%的華安新豐利靈活配置混合A。這個成績,創下了今年基金市場單日凈值漲幅的最大紀錄,之前的“榜首”中融新經濟A也不過113.7%。憑借那一天的飆漲,華安新豐利已經以122.8%的收益,一躍成為今年以來1367只同類基金的榜眼。
一夜激增不在少數
其實,綜觀今年的基金業績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多數都是因為大額贖回、凈值大漲,主要由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構成。隨手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一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只,1月26日,華安穩固A上漲44.77%;4月17日,華夏新錦福A凈值增長22.17%;4月18日,鵬華弘達A凈值大漲98.1%;6月20日,交銀豐享收益飆升97.31%;6月27日,華富元鑫A凈值大漲75.94%。
還有不少漲幅沒有這么大的,記者就不一一列出了。總而言之,隨著委外新規的出臺和這部分資金的退出,基金凈值一夜激增的現象其實已不在少數。
一位大型公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基金公司會采取一些辦法減少飆漲的密集出現,否則大家看到的凈值異動可能不止當前這些,“比如提前和銀行等機構談好,不要一次性贖回,而是分幾次逐步退出,這樣對基金凈值帶來的影響沒有那么大。”其實記者也發現了這種現象,之前就有債券型基金連續幾天凈值都反常地上漲10%左右,或許就是采取了上述公募人士所說的“辦法”。
變成一只迷你基金
那么,華安新豐利A又是什么情況?首先得來看看這只基金的背景。
華安新豐利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基金合同生效公告顯示其有效認購總戶數為485戶、凈認購金額2億元,和他幾乎同期成立的還有華安新瑞利(12月1日)、華安新恒利(12月9日)、華安新泰利(12月9日)和華安新安平(2017年1月10日)。這幾只基金的有效認購戶數分別為251戶、408戶、233戶和214戶,凈認購金額則為6億元、4億元、7億元和9億元。
不用多說,還是“換湯不換藥”。華安新豐利的一季報也顯示,其機構投資者占比為99.99%,二季報時這一數字為99.98%。這么說來,凈值異動的原因似乎可以預料。而記者撥打了華安基金的客服電話,對方也告知該基金凈值大漲“估計有大額贖回,贖回費計入基金資產所導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成立時達到了2億元的門檻,但華安新豐利在二季度被機構贖回了1.49億份,二季報顯示的最新規模為0.52億元,已經屬于一只迷你基金了。這再遇上大額贖回,不知道還剩下多少份額呢?另外,作為一只混合型基金,華安新豐利在今年二季度的股票倉位為0,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債券24.19%、其他各項資產2.01%、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占1.19%,這樣的組合似乎也不多見。
至于這只基金為何不采用行業通用的“階梯式贖回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說到這里,可能也有投資者并沒有在意后面這段分析,只是惋惜自己為什么沒有買到這樣一只飆漲的基金。你怎么知道哪只基金什么時候會被大額贖回呢?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首先這種特例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其次如果追在高位買入、后續回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再次基金贖回之后也可能面臨清盤危險。
正如另一家滬上公募投研部人士所分析的,“做個簡單的計算,一只2億元規模的基金即便全部贖回,贖回費也不過100萬元。按照規則75%計入基金資產,雖然能帶來單日近50%的凈值增長,但基金還剩下多少份額?可能連200萬份都不到,這樣的基金離清盤還遠嗎?”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 :這只基金單日凈值漲幅達118% 創今年新紀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