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具防御性的醫藥板塊中,相關上市公司多達255家,其中18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高達71.76%。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醫藥上市公司10倍的凈利潤增幅并不罕見,誠志股份、智飛生物、東北制藥奮勇擠進前三席,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3.96億元、1.72億元和0.39億元,同比增長1619.73%、1326.96%和1162.03%。
公募基金重倉大消費
在宏觀經濟超預期、企業效益提升、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大幅提升,大消費和各行業龍頭股持續受到熱捧。西南證券最新研報指出,2017年二季度基金對A股的行業配置較一季度上升最快的分別為非銀金融、家用電器、電子和食品飲料,增加的配置比分別為2.7%、1.7%、1.4%和1.4%。
在健康訴求上升和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加上板塊整體估值較低,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實現了超額收益,也使得公募對消費類行業的配置創下近三年新高。回溯2015年時,公募基金對于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的配置比還只有2.3%和3.2%,而到2017年二季度已經達到了6.8%和7.9%,配置比大幅上升。
截至2017年二季度,基金重倉的個股中,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伊利股份、瀘州老窖等6只大消費類個股躋身前十席。
以上就是本次關于“吃藥喝酒”狀況下公募基金重倉大消費的相關行情就先介紹到這里,獲取更多基金快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原標題:七成大消費公司凈利增長 機構延續“吃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