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末,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為火爆的定增市場澆上冷水?!稖p持新規》要求“定增股東限售期解禁后,集合競價12個月內減持不得超過50%”、“每3個月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該部分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
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表示稱,“減持限制顯著降低了基金的退出速度,定增市場流動性壓力加大,另一方面,減持新規對定增價格做出規定,遏制了套利紅利,定增基金獲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新規下發后,定增市場發行進度放緩,相關主題基金建倉速度變慢,倉位也普遍偏低”。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隨著《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新規中要求未完成募集產品需要對基金合同進行修改的相關內容,未來將會出現更多募集失利的案例。
濟安金信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2017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呈現出兩種明顯特征,一是基金發行頻頻失敗,二是迷你基金清盤提速。上述現象說明了一個很好的問題,發行市場在分化,在走向成熟,以往一些基金公司習慣于依靠發行來做大規模,現在來看,這種做法的有效性開始降低,預計未來發行不成功的基金產品將會持續增多。
以上就是關于基金募集失利已成常態的相關解析,獲取更多基金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