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式基金申報數量猛增
3月17日,監管層發行委外新規后,委外基金的規模一度萎縮,之前火熱的委外定制債基頻頻遭遇贖回。二季度債券型基金的規模為1.74萬億元,相比一季度的1.99萬億元,縮水2450.78億元,降幅達到12.32%。
而近期,隨著機構定制基金出現,委外投資又有回暖跡象。
藍鯨財經根據證監會發布的基金募集申請進度表統計,3·17新規之后,截至9月13日,證監會已經接受了102只發起式基金申報,另有39只基金選擇將產品變更注冊為定開發起式基金。在102只發起式基金申報中,7/8月的數量有明顯增加。7月份有28只發起式基金申報,8月有31只。而此前的5月和6月份,這一數字分別是7只和8只。
滬上某公募人士向藍鯨財經坦言:“新政前后定制基金的區別主要是人數和是否對外募集,基金的運作管理并沒有什么不同。現在發起的機構定制基金不需要再湊200戶人頭了,在戶數上更加方便。發起式基金需要基金公司自購1000萬元,并持有三年,對于小型公募來說,如果要發行多只發起式基金可能會有困難,但是對于大型公募來說,問題都不大。”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委外新規后,機構想成立定制基金,除了成立專戶產品,就只能成立這種發起式基金了。但是,當機構資金較大時,一般更愿意選擇公募。專戶產品在分紅時一般會收取25%的分紅稅,而公募產品是不收這部分稅的。并且公募的管理費更便宜,所以,機構成立公募定制基金比專戶成本更低。”
以上就是南方基金成立“一戶基” 發起式基金申報數量猛增的先關訊息,獲取更多基金公募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公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