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述產品不同的是,南方基金將首只公募FOF產品的投資策略定位于“全天候”,南方基金宏觀研究與資產配置部介紹,“全天候”策略是基于資產類別的風險平價策略,提倡配置風險,而不是配置資產,“全天候”的投資理念認為所有資產類別都有經濟環境的偏好,某類資產在某些經濟環境下會表現得很好,在其他經濟環境下則會表現不佳。而風險平價策略由于使組合內的風險達到了平衡,所以理論上可以抵御各種風險事件,進而達到全天候應對的效果。
配置難題
去年6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南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落地令公募市場久旱逢甘露,公募FOF也正式進入實操階段,不過作為公募市場上的“新生兒”,沒有任何歷史業績、經驗可以借鑒,基金公司摸著石頭過河,投研之路困難重重。
如何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面對全市場數千只基金產品,如何從中進行篩選以及如何進行持續優化成為投研過程中的幾大難點。
在資產配置方面,公募FOF也面臨著諸多限制,某公司產品總監表示,FOF的業績來源90%是擇時和大類資產配置策略,然而目前公募市場上普通的基金不做大類資產配置,銷售機構提供的資產配置建議也極少且不專業,沒有以往歷史業績記錄、沒有完善的大類資產工具以及豐富的境外資產,在有限的境內股債產品里分散,配置的優勢難以體現。對于資產配置方面,華夏基金表示根據多年投研歷史,總結了內部的MVP資產配置模型,在投資決策時進行應用,建信基金也表示,目前通過自主研發優化配置模型,對10類不同風險類別的資產進行戰略性配置,同時這一配置方案也將決定產品的基本風險收益屬性。
同時,濟安金信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短期來看,公募FOF投研工作準備前期,基金從業人員信息調研難、數據信息不全面、沒有可借鑒經驗、相關人才缺乏都將成為公募FOF發展的桎梏,不過未來隨著市場逐漸走向成熟,上述問題終將被解決。華夏基金日前在FOF宣傳會上表示目前已完成70%-80%優秀基金經理的調研工作,建信基金也公開表示正完成基金經理數據庫的建立,通過量化、客觀的篩選體系,以尋找具備長期穩定超額收益能力的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