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量化基金今年上半年“啞火”。然而,就在一片質疑聲中,量化基金發行量近期悄然提升。數據顯示,進入三季度以來已經發行的量化基金達21只,已超過二季度總發行數。
隨著“一九”行情的轉變,市場熱點逐漸豐富,這對投資分散的量化基金來說,是個好時機。同時,基金市場業績為王,不少量化基金下半年開始獲取了較好的收益回報,也為同類產品的發行提供了外部條件。
量化基金三季度發行回暖
量化基金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漲時期,基金新產品數量爆發性增長,量化基金的發行也進入了快車道。據上海證券統計,2015年、2016年分別有32只、55只量化基金問世。
量化基金一般分為主動型、指數型及對沖型,相比后兩種,主動型產品更受個人投資者青睞。三季度以來主動型產品共發行18只,指數增強型也發行了3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呈現“一九”行情,不利于量化基金分散投資,不少二季度已獲得發行批文的產品選擇了延后發行。更有部分一季度就獲得“準生證”的基金,到三季度才開始發行。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表示,一些“老產品”至今才發售,不排除有個別基金公司為防超期未募集而清理存貨,從而避免以后產品申請上的麻煩。
不過,新華恒益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張永超表示,下半年量化基金產品發行增多,“清庫存”的可能性較低,主要還是因為市場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