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盈利1.55萬億元
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表示,在近20年發展過程中,中國基金業秉承規范、透明、公平等制度優勢,公募基金成為最適合大眾理財的投資工具,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統計顯示,從2012年至2017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年度盈利分別為1267億元、1730億元、5210億元、6813億元、-1755億元、2256億元,合計1.55萬億元。五年多來,資本市場風云變幻、牛熊更迭,公募基金展示出較強的主動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各類型基金均有較好表現。中國股基指數、中國混基指數除2016年出現小幅虧損外,其余年份均獲得較好正收益。中國股基指數2012年至2016年分別獲得5.58%、14.56%、20.96%、43.71%、-16.25%的收益,今年前8月也已獲得8.03%的收益。中國債券指數2012年以來均獲得正收益,在2014年和2015年債券大牛市中,更是分別獲得17.76%、12.58%的高額回報,展現出公募基金利用標準資產中長期為投資者獲得較好收益的能力。
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曾表示,自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64%,超出現行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89個百分點;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1.66萬億元。
39只主動偏股基金
五年來收益率超2倍
過去五年來,資本市場總體震蕩向上,一批偏股基金為投資者賺取了可觀的投資回報,累計收益率超過200%的主動偏股基金達到39只。其中,興全輕資產、國泰中小盤成長、銀華中小盤精選基金排名三甲,收益率分別達318.43%、314.96%和306.87%,累計收益均超過3倍,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74.52%,這些主動偏股基金大幅跑贏業績基準。
社保和年金管理成績斐然
成社保和養老金管理主力
在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方面,公募基金承擔了我國現有養老金資產的主要管理工作,并取得較好收益。
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管理了超過40%的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為全國社保基金實現8.4%的歷史年化收益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社保基金稅收貢獻全部轉化為投資的回報率,投資收益等全部收入滾存到投資本金中。全國社保基金目前管理著2.3萬億元社會保障養老基金,有8000億來自投資收益滾存。在過去的16年間,全國社保基金年化收益率在8.4%左右,2006年和2007年達到將近30%。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公募基金管理的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規模分別為9217.34億元、1.18萬億元、1.28萬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的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規模為1.43萬億元,比2014年增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