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基金業績對規模的驅動作用尤為明顯,業績、口碑好的產品吸金能力顯著高于業績一般的同類基金,兩極分化的情況較往年更加明顯。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曾令華表示,華泰柏瑞和東方紅這兩只“爆款”產品都體現出“有名有實”的特點。東方紅資管長期以來形成價值投資的品牌標簽,華泰柏瑞量化部門負責人田漢卿也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為華泰柏瑞基金樹立了量化投資品牌。在有了產品標簽的同時,這兩家公司的產品還獲得了業績的驗證,業績和品牌效應疊加的產品自然能夠激發市場的熱情。
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華泰柏瑞量化團隊管理的成立滿一年的5只主動量化基金年內平均收益超過24%,其中成立滿三年的華泰柏瑞量化先行和華泰柏瑞量化增強混合基金過去三年收益均超過10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10%。
“業績穩健的基金經理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銷售渠道也會重點推薦。在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投資者更看重基金經理的業績穩定性。”滬上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據了解,去年底華泰柏瑞公募量化基金規模在60億元左右,最新規模已超過200億元。
不過,規模的大幅膨脹也帶來是否會影響基金業績的擔憂。華泰柏瑞副總經理、量化團隊負責人田漢卿表示,新基金首發50多億的規模,并不會影響投資操作,市場總體容量在目前階段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曾令華也表示,如果是投機或者交易型投資方式獲取超額收益,基金的容量的確有限。但如東方紅睿豐這種價值投資的產品,容量就比較大。對于量化類產品,不同指數風格的產品容量略有差異,但對于全市場選股的華泰柏瑞阿爾法策略基金來說,容量在100億左右。
關于偏股基金:首募超過51億元 業績品牌疊加更受青睞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公募頻道。(原標題:20天賣出51億元:今年首募規模最大偏股基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