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則相比私募調研更為頻繁,如博時9月共調研納思達(28.100, -0.43, -1.51%)、高新興(300098,股吧)(14.370, 0.54, 3.90%)、光威復材等32家上市公司;匯添富調研美的集團(43.430, -0.38, -0.87%)、皖通科技(002331,股吧)(13.600, -0.53, -3.75%)、光威復材等18家公司;嘉實調研華誼兄弟(300027,股吧)(8.950, 0.05, 0.56%)、鹽湖股份(000792,股吧)(19.480, 0.02, 0.10%);易方達調研溫氏股份、高新興、杭州銀行(14.000, -0.11, -0.78%)。
海外機構則對欣旺達(300207,股吧)(12.260, -0.22, -1.76%)、好萊客(603898,股吧)(29.130, -0.07, -0.24%)等個股尤為關注。阿布扎比投資局調研了京東方A(4.490, 0.29, 6.90%)、榮之聯(002642,股吧)(18.960, 0.16, 0.85%);安聯投資調研了合力泰、中百集團(000759,股吧)(9.490, 0.16, 1.71%);德意志證券調研了科士達(002518,股吧)(17.360, -0.28, -1.59%)、欣旺達;摩根士丹利調研了欣旺達、歐派家居(102.110, -0.11, -0.11%)、好萊客;挪威中央銀行調研了格林美、堅瑞沃能(11.100, -0.34, -2.97%);野村證券調研了金風科技、欣旺達;瑞士信貸調研了歐派家居、好萊客。
機構持倉調整
有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調研數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關注的一些領域和可能做出的投資決策。
從公募基金的調倉情況來看,據好買基金數據統計,上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41%,當前倉位為61.15%。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2.88%,標準混合型基金上升3.49%,當前倉位分別為90.80%和56.17%。從具體行業配置來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醫藥、商貿零售和食品飲料,配置倉位分別為4.87%、4.28%和4.24%。行業配置方面,商貿零售、石油石化和交通運輸三個板塊被公募基金主動相對大幅加倉,而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和輕工制造逐漸主動減持。其中,醫藥板塊也是公募基金9月調研次數僅次于電子的板塊。
“近期的操作主要不是體現在倉位變動上,更多體現為結構的變化。前期部分減持了強周期行業的配置,同時也降低了科技方面硬件行業的配置,開始增加必需消費品和醫藥等行業的配置,同時對科技股中偏軟件和新型消費方向的個股增加了配置?!辈r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李權勝告訴記者。結合上述博時基金9月的調研情況可以發現,調研的32家公司中,有立訊精密、良信電器(002706,股吧)(11.960, -0.30, -2.45%)等科技硬件公司,也有艾德生物(87.620, -0.73, -0.83%)、健帆生物(33.010, -0.32, -0.96%)、樂普醫療(300003,股吧)(21.440, 0.45, 2.14%)等醫藥生物板塊公司。
華南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分析,機構其實已經提前做好充分的案頭工作,對公司進行了充分了解。而調研往往是一個驗證預判是否正確的過程。若實地調研之后發現公司情況和預想一致,則有可能選擇加強配置;若不一致,則有可能降低配置。
據choice數據統計,在9月受關注的前二十家上市公司中,除光威復材、清新環境、富瀚微(198.020, -1.73, -0.87%)、新和成和安潔科技(002635,股吧)(40.760, 1.31, 3.32%)五家公司區間主力凈流入資金為正之外,其余15家上市公司均遭到主力資金流出的情況,其中格林美區間主力凈流入資金為-31.97億元;其次則為四維圖新,區間主力凈流入資金為-14.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