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后續可轉債供應加速,新券對存量券的替代效應將愈加明顯。新券如果有較好的基本面及價格,可能會帶來舊券落袋為安的拋售效應,可轉債分化將繼續加大。受此影響,部分基金經理對可轉債標的處于觀望狀態,有基金經理明確表示,暫時沒有意愿將可轉債基金納入基金池。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除外部因素以外,可轉債受到正股波動影響最大。
今年下半年來股票市場結構性行情明顯,多只可轉債的正股或受益于行業屬性,或遇上概念“風口”而走勢強勁,引發市場對可轉債的注意。
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固收團隊負責人表示,四季度可轉債行情較難把握,如果正股走弱會拖累可轉債價格。他認為,未來AI、5G等概念板塊值得看好,不過可轉債方面缺乏明顯的對應標的。同時,藍籌股很難再度大幅突破并帶動相關轉債飆升,因此,未來幾個月可轉債產品不會如此前一樣大面積上漲,而將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誰能研究好正股的行情,就能掌握可轉債的局部性機會。
以上就是關于可轉債基金“退燒”依靠前期收益“吃老本”的相關資訊,小編先整理到這里,獲取更多公募基金行情及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公募頻道。(原標題:可轉債基金“退燒” 四季度投資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