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頻現股權變更。僅今年下半年以來,就有多家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的申請獲得核準。觀察這些基金公司發現,其新進入或是新“上位”的股東各式各樣,保險系機構、海外私募機構亦位列其中。
隨著這部分新力量的強勢介入,公募基金行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不同的資本力量以及不同的機構風格,在型塑各家公募公司,與此同時,公募行業隨著新勢力的介入,正在演化出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股權變更頻現
日前,證監會批復核準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原股東漢唐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6.593%股權轉讓給深圳市基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本次股權轉讓手續全部完成后,公司的注冊資本保持不變,股東及股權比例為:華鑫證券持有公司全部股權的39.56%,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持有37.363%,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持有10.989%,深圳市基石創業投資持有6.593%,深圳市中技實業集團持有5.495%。
事實上,下半年以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的案例頻頻出現。今年8月,華平投資集團和華寶興業基金宣布,華平將戰略投資華寶興業49%的股權,該投資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交易完成后,華寶興業基金更名為華寶基金。同月,中國保監會發布公告,批準太保資產收購國聯安基金51%股權的申請。10月16日,華安基金公告稱,公司原股東上海電氣(7.24 +0.28%,診股)(3.16 +0.32%)(集團)總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2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國泰君安(20.86 +0.48%,診股)(17.80 +2.77%)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此外,作為業內第一家實施事業部制改革的公募基金,中歐基金的管理層持股變動也得以落地。自7月末證監會批復同意后,中歐基金的股權變動順利實施。此次變更后,原第一大股東意大利聯合銀行持股25%,而董事長竇玉明等管理團隊直接和間接持股比例已超過30%。
資料顯示,長久以來,公募基金行業一直是以銀行系、券商系等力量為主導。按照基金公司主要股東來劃分,共有60多家公募機構屬于券商系,且歷年來規模靠前的公募機構中,券商系都是重要的流派。此外,還有10多家銀行系公募機構,其中更是巨頭頻出。保險系公募機構則比較少。但在今年,保險資金、海外私募甚至是管理團隊等力量的強勢介入,開始改寫公募行業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