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面對即將到來的全年考核,各家公募基金公司對2017年的排位戰已嚴陣以待。除抱團堅守、獨門重倉等常規手法外,近期白馬“高位臥倒”等市場的快速變化也使部分基金不敢戀戰,及時出貨成保障收益的砝碼。
抱團白馬步步緊追
“12月中旬開始,基金公司就將陸續進行全年考核。目前排名最靠前的基金之間差距很小,上升一名或下降一名所帶來的激勵卻相差很大,比如全市場排名第十名和第十一名的獎金可能會出現七位數的差別,因此也給了基金經理極大的競爭排名的動力。”某基金評價中心負責人說。
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開放式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十的是國泰互聯網+、易方達消費行業、嘉實滬港深精選、廣發滬港深新起點、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國泰金鑫、銀華滬港深增長、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嘉實新興產業。其中,前三名的業績跟得非常緊,分別為54.49%、53.01%、51.26%,第十一名的鵬華養老產業和前一名也僅差1.34個百分點。
在開放式混合型基金中,前十名為東方紅滬港深、華安策略優選、交銀穩健配置混合A、東方紅中國優勢、中海滬港深價值優選、長安鑫利優選A、嘉實優化紅利、南方品質優選、國泰新經濟、銀華富裕主題,前三名成績分別為57.67%、55.63%、51.87%,第十一名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A和前一名僅差0.14個百分點。
不難發現,今年以來漲幅靠前的基金基本重倉白馬股和港股。例如,排名前二十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均有5只滬港深主題基金,其余基本都重倉消費等行業白馬股,例如股基中排名一、二的國泰互聯網+和易方達消費行業,兩者的前十大重倉股就有三只重合,分別為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和五糧液,而美的集團、伊利股份、格力電器、復興醫藥、中興通訊等大白馬也頻頻上榜。